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網傳影片mRNA疫苗破壞基因? 指揮中心:非真實訊息

  • 時間:2021-06-27 17:2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謝佳興
網傳影片mRNA疫苗破壞基因? 指揮中心:非真實訊息
針對網傳COVID-19 mRNA疫苗恐傷害人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7日澄清,疫苗中的mRNA並不會進入細胞核,不會以任何方式改變人體的DNA,或與DNA產生交互作用。(防疫中心提供)

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針對近期網傳影片稱mRNA疫苗會使接種者變成「轉基因生物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27日)強調該影片為假訊息,並重申,接種經過政府、國際審查通過的mRNA疫苗並不會改變人體的DNA,或與DNA產生交互作用,請民眾安心施打。

隨著國內陸續引進不同廠牌的武漢肺炎疫苗,網路上也開始流傳影片稱mRNA疫苗很危險,施打將破壞基因、健康,讓接種者變成「轉基因生物體」。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7日指出,近期莫德納疫苗到貨量多並開打,網傳疫苗影片也開始將焦點,從AZ疫苗轉向莫德納這類mRNA疫苗,最近的影片是仿造外國電視新聞製作,有logo、新聞跑馬燈,搭配中英文字幕,不過,這支影片並非真實新聞報導,不但字幕使用簡體字、用詞也非台灣用語,更重要的是接種mRNA疫苗並不會改變人體的DNA,或與DNA產生交互作用。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原音)轉基因生物體也不是我們台灣這邊常用的名詞,我們這邊可能會叫做基因改造的生物體。這邊特別要做澄清,疫苗雖叫做是mRNA疫苗,看起來跟DNA、RNA有關,但是這個疫苗打進去之後,並不會改變基因,這不是一個打下去變基因改造生物的疫苗。』

指揮中心指出,我國核准專案輸入的mRNA疫苗,例如莫德納疫苗,是經過政府、國際審查通過,請民眾安心施打。

對於BNT、莫德納等疫苗恐致心肌炎等副作用,指揮中心表示,近期歐美發現這兩隻在內的mRNA疫苗,在接種後,尤其是打了第二劑,發生心肌炎比例比一般還要高,特別是30歲以下包括青少年,男性發生機率較女性高,因此,年輕男性施打這兩種疫苗後,要特別注意有無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及暈眩等心肌炎、心包膜炎相關症狀。

至於媒體關切18歲以下族群因未能施打疫苗,恐成高風險傳播族群,但指揮中心認為,關鍵還是在於能否遵守防疫規範,若大家都在家學習、不出門,青少年不至於會比一般的成年人還要容易成為傳播的高風險族群。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