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環保署:未來碳價與碳交易併行 才能真正促進減碳

  • 時間:2021-11-18 11:26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劉品希
環保署:未來碳價與碳交易併行 才能真正促進減碳
環保署長張子敬 (資料照片/中央社)

環保署長張子敬今天(18日)表示,有關收取碳費的「氣候變遷因應法」下會期就會送立法院審議,未來碳價徵收將採取總量管制及交易平台兩制度併行,企業可將減量的額度出售,碳價也許會比政府訂定的更高,這才能促進企業真正減排。

因應歐盟將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環保署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除了將2050年淨零排放明確入法,也明定收取碳費機制,至於碳定價則待未來擬定子法時再訂定。

民眾黨立委賴香伶18日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質詢時指出,環保署擬規劃碳費一噸收取3美元,這與「巴黎協定」所訂40至80美元相差甚遠,在國際上無法競爭。對此,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台灣不在聯合國體系內,即便價錢訂的與他國一樣高也沒用,並無法參與各國碳權交易,我國訂定碳定價的重點是要能促成國內實質減碳。

張子敬指出,大家現在只關心政府要收多少的碳費,但在排放總量下,減量的額度提供企業製造交易的機會,減排的業者透過碳交易,可以更高的碳價獲利,這才會促進業者進行低碳投資。他說:『(原音)就是他基本會形成兩個不同的定價,就是我們收費,也許我們就給他一個價格,但是實際他需要抵換的、他去買的,他是不是能夠照這個價格買到,不一定,也許他更高才能買得到,那時候他就會出現他實際上市場上需要的訂價,這個價格才會促進人家真正去投資、拿出來賣。』

張子敬表示,環保署預計下會期將「氣候變遷因應法」送到立法院審查,環保署一直認為收取碳費是經濟工具、而非財政工具,希望費率訂定更有彈性,不是碳價訂得越高就能達到目標。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