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動態清零清不完 從防疫路線之爭看中共政治鬥爭

  • 時間:2022-07-05 17:23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動態清零清不完 從防疫路線之爭看中共政治鬥爭
中國堅持疫情動態清零,造成人道危機,甚至對經濟、財政及民生帶來崩盤的危機。圖為北京一處核酸檢測點。 (圖:中央社資料照片)

中國防疫路線與許多國家大不相同,北京當局堅持到底的動態清零,主要是以大規模的封控、道路封閉、居家隔離、方艙禁閉、全員核酸檢測等一刀切手段,外界質疑中國的防疫政策不但違反科學原理,更是造成人道危機,甚至是對中國的經濟、財政及民生帶來崩盤的危機,中共內部對此已有爭議。中國總理李克強是務實派代表,最近動作頻頻,有意檢討習近平所堅守的清零政策,來力保今年經濟成長率,以及恢復社會運作常態。

盲目追求動態清零 社會反彈加劇政局緊張

2020年COVID-19疫情爆發之初,清零政策確實在中國顯現防疫成效,然而,隨著病毒變種的重症率下降、治癒率提高,且有傳染速度及範圍加快的跡象,全球多數國家的疫情狀況也有所控制,大多已採取和疫情共存的防疫路線,唯獨疫情發源地——中國仍堅守清零封控的措施,直至今年四月上海封城,引起民怨,甚至衝擊整體社會經濟穩定,中國內部出現質疑的聲音,以及「清零」與「共存」的路線之爭現象。

事實上,中國的清零政策卻是愈清愈失靈,許多地方接連爆發本土疫情,北京當局仍死守清零指令,各城市務必落實社會面清零,縱然採取靜態管理模式,但是所有人員被要求足不出戶,但疫情依舊沒有減緩的跡象;顯然,中國所堅持的動態清零,讓過去失敗的防疫措施一一浮出檯面,例如疫苗效力不足以對抗病毒變種、不願採購國外疫苗等,讓動態清零付出相當慘烈的代價。

北京當局採取嚴格的清零政策,不但與世界脫軌,更直接衝擊整體經濟發展,就連李克強都看不下去,直指產業因為封控措施失去競爭力,許多企業面臨虧損甚至倒閉的困境,進而讓失業問題加劇,甚至不利於國內消費和民生常態,他認為若不抓緊機會改變,中國社會將會出現道德衝擊的現象。李克強的警語反映出中國內部務實派的聲音,對於防疫背後的政治動機深表不滿,劍指著習近平的動態清零路線。

習近平力防政權崩盤 李克強不同調力保經濟增長

不過,要調整防疫政策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主要得看習近平的態度,疫情爆發至今已邁入第三年,中共高層看待防疫政策的態度,從來不是只有科學的問題,還有著政治上的顧慮,對外而言,這關乎國家榮辱與顏面,倘若引進他國疫苗,或是改採多數先進國家的共存路線,那麼這等於承認中國的制度之爭走向失敗,甚至是否定了過去的防疫政策,誰要負翻盤的責任,恐怕難以對內交代,進而引起黨內的政治風暴。

此外,在習近平眼中,維穩中共二十大整體局勢的重要性,遠高於防疫政策的調整,換言之,任何意見都可能被視為是在挑戰習近平的政治地位,所以,「廢除清零政策,就是反對習核心」,習派人馬絕對會有所反應,不容許有人藉由公共事務來否定過去的政績;當然,不會輕易調整防疫路線,畢竟清零政策如果落得失敗收場,這象徵著習近平執政的失敗,勢必會極力阻攔各種改變,防止內部反習勢力「以疫謀反」。

中國防疫政策的檢討,確實不是簡單的科學選項,中國缺乏民主監督的問責機制,再加上即將進入中共二十大的局勢發展,無論是清零派,抑或是共存派,都有著盤根錯節的政治盤算;依此邏輯來看,中共內部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被放大檢視,防疫路線的攻防與爭論,甚至是出現調整的可能,都可以當成是觀察中共黨內鬥爭的溫度計,而這樣的態勢將隨著時間逼近愈演愈烈,在今年十月中共二十大登場前,各方勢力磨刀霍霍。

持平而論,中國近期已鬆綁外國人入境的防疫措施,這或許可以視為是北京當局在防疫政策上的微調,不過,這並不能解釋成中共高層將取消動態清零,而且就算北京當局有意改變防疫政策,以過去中共統治的套路來看,絕對不會承認失敗,很有可能會是另外創造新的名詞,一來掌握名詞解釋的詮釋權,二來是一種下台階的方式,習近平思考的是,要防止政權崩盤,遠比經濟崩盤來得重要許多,而這也是中國民眾生活在專制獨裁體制的宿命。

作者》吳瑟致 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秘書長、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