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明日大愚

  • 時間:2022-10-13 09:25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明日大愚
多年來一直有團體與市民呼籲港府放棄「明日大嶼」填海計劃。圖為2018年香港「守護大嶼聯盟」發起的遊行。(圖:守護大嶼聯盟臉書)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表示,要全力推進北部都會區和俗稱「明日大嶼」的交椅洲人工島發展。不過基於填海將導致生態與財政雙重危機,多年來一直有團體與市民呼籲港府放棄「明日大嶼」填海計劃。

在從小到大就被灌輸「香港地小人多」、香港山多地少的土地觀念下,拆遷發展就好像變得理所當然,只要有反對的聲音,就好像會被冠上阻礙香港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罪魁禍首這個稱號。

香港近十年來的樓價一直急升,香港人在看著資產價格過高的情況下,購屋置業已經絕望。香港政府在這數年間提出制訂長遠房屋供應策略,以及增加土地供應來源,就是為了滿足市民置業所需。

明日大嶼願景,簡稱「明日大嶼」,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前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2018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大嶼山發展計劃。施政報告指出,「明日大嶼」將是未來二、三十年香港的長遠發展願景,項目計劃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興建人工島,填海面積達1,700公頃。除人工島填海外,「明日大嶼願景」亦包括北大嶼山周邊水域的近岸填海工程、興建策略性交通基建及升級現有道路基建等工程。

「明日大嶼願景」可追朔至早年由港英政府提出的多項大嶼山發展計劃。現時建議興建人工島的交椅洲、喜靈洲一帶水域,早在1980年代初期的研究中已有大型填海工程的倡議;港府亦曾於1980年代後期建議於交椅洲及竹篙灣一帶填海發展港口的計劃,及後因貨運需求增長放緩,以及其後保護海港條例生效等而擱置。

直至2018年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中重啟計劃之後,發展局在2019年3月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為中部水域人工島相關研究申請撥款,研究期為2019年中至2023年,需時42個月,單是研究費用為5億5040萬(約新台幣20億)。研究內容最少包含兩項基建項目的法定環境影響評估。研究撥款於2019年5月25日獲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通過,曾有計劃於同年6月呈交財務委員會審議,惟因應「逃犯條例」修訂的社會氣氛,項目被重新編訂至財務委員會會議議程中較後的位置。

2020年7月,港府有意在本屆立法會會期結束前,再次把中部水域人工島的研究撥款呈交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議,最後未能趕及會議結束前處理。撥款本來需在下屆立法會重新提交事務委員會作討論,但政府後來因應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而推遲立法會選舉,現任立法會的會期延長一年,政府把撥款申請再次呈交財務委員會,並於2020年12月4日獲通過。

事件令香港有逾萬名市民上街表達不滿,如此迅速通過撥款令人質疑這個方案是否已成為港府向商界利益輸送的土地發展方案,恐怕只會成為「為國服務」的一大基建項目,淘空庫房之餘,亦令政府逐步喪失經濟、財政的自主權。這樣龐大規模,中資建商、建材商最直接受惠。

尤其是項目一公布後,規畫過份加大,自然令到預算也隨之高漲,現時5000億港元(即2兆元新台幣)只是保守估計,連同一切填海、基建工程、建築等開支,總計可能高達1兆港元(即4兆元新台幣),經費之大,將成為全球造價最昂貴的人工島工程。

反對「明日大嶼」計劃的市民,更諷刺填海是「萬億大白象工程」。

政府和地產商洽談土地開發的往績一直飽受批評。不論早年天水圍發展協議排拒民生商舖,或是數碼港項目不經招標批地,即使交易過程並無損害大眾福祉,其隱蔽的管理手法亦容易惹起利益輸送、官商勾結的觀感,難讓市民信服。

高昂的造價,武漢肺炎的爆發,加上政治環境的轉變,也為香港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港府推行如此昂貴的工程,相信只會把香港推去更嚴峻的深淵。

作者》昇巴黑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