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團團罹患原發性腦瘤逝 醫療團將與陸方探究病因

  • 時間:2022-12-19 16:59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國維
團團罹患原發性腦瘤逝 醫療團將與陸方探究病因
台北市立動物園野生動物醫療顧問團召集人劉振軒說明大貓熊「團團」病理解剖報告。(陳國維 攝)

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上個月病逝,動物園今天(19日)公布病理解剖報告,確認團團大腦罹患「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是一種原發性腦瘤,也是造成團團癲癇的原因。動物園野生動物醫療顧問團召集人劉振軒表示,往後將就防治面,與陸方探究相關病因。

大貓熊團團在11月19日下午1時48分病逝,台北市立動物園隨即在當天2時30分進行解剖,時間長達4個半小時,並將採樣組織送病理檢查,經過1個月的時間,動物園19日公布病理解剖報告。野生動物醫療顧問團召集人劉振軒表示,確認團團罹患「肥胖細胞型星形膠質細胞瘤(Gemistocytic astrocytoma)」,這種癌細胞可能生長在中樞神經系統內的任何位置,團團的腦瘤生長在左側大腦,並伴隨大面積組織的液化壞死。

劉振軒:『(原音)那麼我們秤重的話,團團的腦是260公克,體重是107公斤,一般我們會做腦重跟體重的比例,團團是412分之1,大貓熊正常平均的值是腦重跟體重大概是238分之1,所以從這個數據看起來的話,牠就明顯已經有萎縮,而且裡面的組織大量的被破壞。』

劉振軒指出,星形膠質細胞瘤通常在人或狗身上較易發生,病症有癲癇、頭痛、嘔吐,或視覺與行走受到影響,之前有媒體報導四川成都動物園有隻母的大貓熊患有同樣這種細胞來源的腦瘤,但比團團的腦瘤更屬惡性,結果在出現癲癇3天後就病逝,因此,站在動物保育和教育的立場上,未來將就防治面和學術面,和陸方探究相關病因。

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則提到,團團的病理解剖情形可能是動物園歷年來最完整的案例。曹先紹:『(原音)大貓熊是國際知名的物種,團團跟圓圓來到台灣也有特殊的時機,所以我們某種程度在台北動物園我們有一個國際責任,也有該做的事。』

動物園說明,團團是台灣僅有的雄性大貓熊,放眼全世界,目前妥善保存的大貓熊相關樣本非常少,大貓熊被譽為生物界的活化石,動物園將盡可能完整保存團團的皮毛、骨骼與活體細胞,包含精子、體細胞及幹細胞等樣本,希望可成為以後精進野生動物醫療與照養技術的參考依據。

動物園表示,特展館內的追思看板將放置到12月25日,感謝民眾陸續前往留言,表達對團團的思念及對照管團隊的支持,未來仍可藉由線上平台,傳達對大貓熊家族無盡的祝福與關懷。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