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美共和黨總統初選競爭升溫 援助烏克蘭出現分歧

  • 時間:2023-03-28 18:00
  • 新聞引據:採訪、法新社、美聯社
  • 撰稿編輯:鄭景懋
美共和黨總統初選競爭升溫 援助烏克蘭出現分歧
美國前總統川普與現任佛羅里達州州長迪尚特。(合成圖)

美國在過去一年提供大量的經費與軍援,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入侵,然而,在戰事延宕超過1年後,可能代表共和黨參選總統的兩大政治明星,相繼發表了質疑援烏政策的言論,為美國對烏克蘭的未來支持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

俄羅斯對烏克蘭入侵戰爭已延續超過1年,期間美國一直是烏克蘭的最大支持者。不過,近來美國共和黨中被視為2024年總統大選最有可能的參選人,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現任佛羅里達州州長迪尚特(Ron DeSantis),都質疑美國是否應該繼續對烏克蘭戰爭提供支持,突顯出援烏議題可能成為共和黨總統初選時的重要戰場之一。

質疑援烏政策 川普、迪尚特看法相近

美國福斯新聞頻道(Fox News)主持人卡爾森(Tucker Carlson)日前對共和黨政治人物,進行了一項針對烏克蘭戰爭的問券調查。其中最受矚目的對象是,可能在共和黨初選上演激烈競爭的前總統川普,與現任佛羅里達州州長迪尚特。

在這份問券的回覆中,川普與迪尚特對烏克蘭議題採取了相近的立場。他們主張,美國的介入只會讓俄羅斯更加靠攏中國等其他敵對國家,也批評拜登政府向烏克蘭提供超過千億美元的援助。

迪尚特將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爭稱為「領土爭端」,並認為它分散了美國應對其他最迫切挑戰的注意力。迪尚特並批評,拜登政府不斷為烏克蘭開出「空白支票」。

迪尚特在去年11月的期中選舉中,以壓倒性票數連任佛州州長。他被視為是目前共和黨黨內,最有實力挑戰川普的人選。

至於長期擁護孤立主義的川普則重彈舊調,聲稱他如果當總統,俄羅斯絕不可能入侵烏克蘭。川普呼籲歐洲國家在保衛烏克蘭上應該分攤更多財政負擔,他說:「歐洲沒有在幫助自己。他們大多依賴美國為他們做事情。這對我們非常不公平。」

彭斯、海利力挺烏克蘭 民調遠遠落後

相對於川普與迪尚特的孤立主義態度,共和黨前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與已宣布投入初選的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利(Nikki Haley),則代表著共和黨力挺烏克蘭的勢力。兩人都強調幫助烏克蘭贏得這場戰爭的重要性,他們認為,若不阻止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對烏克蘭的侵略,將讓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受到威脅。

但彭斯與海利堅定支持烏克蘭的立場,似乎未受到共和黨選民的青睞。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與獨立機構SSRS,3月中針對可能參加初選的候選人所進行的民調,川普與迪尚特目前分別以40%和36%的支持率,遙遙領先其他潛在競爭對手,彭斯與海利的支持率都只有6%。

烏克蘭議題 共和黨面臨分歧

川普與迪尚特對援烏政策的質疑,也突顯出共和黨內部對烏克蘭戰爭與日俱增的分歧。

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Mitch McConnell),一直是共和黨內持續支持基輔的中堅力量。麥康奈在紀念烏克蘭戰爭1周年的聲明中表示,援助烏克蘭「不是美國和我們的北約盟國幫助烏克蘭人民自我防衛的一種慈善行動」,而是一種「對我們自己的核心國家利益的直接投資」。

不過,今年1月上任的共和黨眾議院議長麥卡錫 (Kevin McCarthy),則與這位參院領袖採取不同立場。麥卡錫日前發表了更為孤立主義的言論,稱不應該開「空白支票」給烏克蘭,並拒絕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對他提出訪問基輔的邀請。

共和黨策士威廉斯(Ryan Williams)指出,優先針對國內議題提供資金,而非在國外冒險,會與厭戰的共和黨支持者產生共鳴。威廉斯告訴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這就是為什麼你看到越來越多的共和黨人接受這種看法,或至少對支持烏克蘭踩了煞車,若考量到基層目前的走向。」

共和黨初選升溫 地緣政治影響受關注

CNN分析指出,共和黨政治人物對烏克蘭議題的立場,可能會帶來巨大的地緣政治影響。

共和黨內對美國援烏的懷疑態度,將讓澤倫斯基爭取更多武器與彈藥援助的努力,面臨最嚴峻的考驗。不僅如此,這也可能讓蒲亭更加相信他可以粉碎烏克蘭的抵抗,因為西方的支持未必能一直維持下去。

假如這場戰爭持續下去,2024年大選有可能會變成一個廣泛的辯論平台,讓美國人民在兩大強烈立場中做出選擇。從歷史來看,這兩大立場也常常造成美國分化,也就是,美國是否有責任為所有地方的自由民主站出來,還是應該走向更為孤立主義的傾向。如果川普或迪尚特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一直維持他們的動能,那麼2024年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有可能成為一場決定烏克蘭未來命運的投票。

儘管共和黨初選剛起步,但各種跡象已經顯示,烏克蘭看來很可能將成為未來1年選戰中,各方交鋒的關鍵議題之一。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