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追尋馬祖藍眼淚(1) 已解之謎與未解之謎

  • 時間:2023-06-19 15:16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吳琍君
追尋馬祖藍眼淚(1) 已解之謎與未解之謎
大砲連夜賞藍眼淚 (圖:馬祖國家風景區觀光資訊網)

馬祖的藍眼淚被CNN譽為「世界15大自然奇景」,2015年來到南竿的攝影師安德列歐(Rogelio Bernal Andreo)拍下的一張海上藍眼淚與天上銀河相輝映的照片,更躍登NASA的網站,還被譽為國際級的特殊景觀。但是藍眼淚的成因、發光機制,以及背後代表的漁業資源與海洋生態的意義,則直到近年才陸續揭開謎團。

夢幻美景的科學真相 丁香水與閩江水

2016年4月,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特聘教授蔣國平,首度率領團隊針對讓全世界著迷的馬祖藍眼淚展開研究。在此之前,大家連藍眼淚究竟是甚麼都搞不清楚,只知道早期當地漁民稱之為「丁香水」,因為只要晚上看到海面泛起藍光,就代表丁香魚群要來了!

蔣國平受訪時指出,他們運氣很好,助理用寶特瓶把海水一撈起來,帶回研究室,結果第一次就分離成功,並於當年7月證實,馬祖藍眼淚就是一種單細胞浮游生物,叫做「夜光藻」又名「夜光蟲」,也因此成為以浮游生物為主食的丁香魚追逐的目標。他說:『(原音)所以說當這個海洋中有很多夜光蟲的時候,就等於說有很多食物,就很吸引了丁香魚來了。所以當你可以看到海上有藍眼淚的時候,那坐船出去就看到那個丁香魚在那邊跳。那也有漁民抓那個丁香魚起來,肚子是藍的!一切開裡面就藍的,很有趣啊!所以可見牠們是為了這個東西來的。』

隨後,研究團隊再度揭開藍眼淚的旺季之所以發生在每年4-6月的原因,與大陸福建的閩江息息相關。蔣國平說:『(原音)這個馬祖、特別是南竿呢,正好位在閩江口。那因為「黃河之水天上來」,意思就是說,閩江水它的源頭一定是高山,所以差不多春末夏初的時候融冰,那這個時候閩江水帶來的,就是很豐富的陸源性營養鹽,那營養鹽裡面最重要是矽,所以說是很多的砂跟土裡面溶解出來的矽呢,被閩江水帶入了馬祖這個海域,然後讓這個矽藻長起來了;那這個夜光蟲呢,它要吃這個藻類,這個是食物鏈的關係,所以它就變成夜光蟲大爆發的現象。』


海上藍眼淚與天上銀河相輝映 (Rogelio Bernal Andreo 攝)

夜光蟲分紅綠 生態指標大不同

對於有些人認為,藍眼淚其實是海洋生態惡化的指標。蔣國平則澄清,那是因為不了解夜光蟲雖然廣泛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河口地帶,但卻分為有共生藻、可行光合作用的綠葉光蟲,以及沒有共生藻、也不行光合作用、而是靠捕食維生的紅夜光蟲。

蔣國平指出,例如在印度、孟加拉灣這一帶看到的夜光蟲,就是史前時代就有,能在惡劣的低氧環境下存活的綠葉光蟲,公元2000年後,因為污染日趨嚴重,所以綠葉光蟲也越來越多;但是馬祖的夜光蟲則是紅夜光蟲,不僅不是汙染的指標,反倒是富營養源的指標。他說:『(原音)這個馬祖夜光蟲是一個這裡的自然現象,它從古至今就有,因為牠最大的影響因子是那個閩江水。那所以說,牠甚麼都吃,牠主要吃矽藻啦,可是牠吃的東西非常雜,牠大概是很貪吃的一種生物,比如說牠可以吃魚卵啊這些東西啊。那我們現在談牠是不是污染的物質?不是。因為本身夜光蟲沒有毒,那牠的大爆發引發的那個因子是矽;不是磷,磷是來自哪裡?都市廢水;那如果說是氮肥,是來自哪裡?農業的施肥。那它都不是,它是來自一個自然的東西。應該說這就是一個富營養源的一個指標。』

但是蔣國平也強調,儘管很多地方都有夜光蟲,不過只有馬祖把夜光蟲在海上集體發光的夢幻美景稱為「藍眼淚」,成為馬祖最迷人的風景。

尚未發表的最新發現 今生之前牠是誰?


夜光蟲 (Maria Antónia Sampayo, Instituto de Oceanografia, CC BY 3.0)

儘管這幾年,海大團隊已經陸續揭開不少藍眼淚的真相,包括夜光蟲雖然只是個單細胞生物,但身上卻有上萬個發光小體,一旦受到外力刺激,例如一波波的海浪拍擊,發光小體內的發光質就會和發光酵素產生氧化作用,然後像炸藥一樣瞬間爆裂、產生藍光。

但是仍有些謎團還在五里霧中,例如夜光蟲大爆發時,會在一個晚上,整片海就變成藍色,但是又會在一夕之間,突然消失!

蔣國平表示,原本他們認為,夜光蟲是吃了矽藻後開始分裂生殖,但不會這麼快啊!因為一個變兩個、兩個變四個,也要一段時間才能整片海變藍。進一步研究才發現,當夜光蟲大爆發、海水一夕變藍時,也代表僧多粥少、夜光蟲能夠分到的食物變少了,此時夜光蟲因為生存壓力變大,就會行有性生殖、產生大量的配子漂在海上,等到環境適合時,又會一夕之間大爆發。

不過,今年研究團隊又有最新的發現。蔣國平說:『(原音)我們這個地方就還沒有搞清楚,所以像這個東西,我們最早以為它是一個配子,就是精卵的那個感覺,可是我們現在發覺說,它不是個精卵,它是一個生活型態,就是說我們已經證實了那個配子體會生長、然後也會行光合作用,所以我們認為它是個世代交替,因為有壓力,牠就行有性生殖,就產生了配子,牠就進到了另外一個叫做「配子」的時代,所以就一下子全部的人都變成了配子了!那光就不見了!所以說,瞬間不見、瞬間開始都是因為有性生殖,這很有趣吧!所以我們認為牠可能有配子體的一個生活型態,跟一個成熟體的生活型態。』

蔣國平表示,目前研究團隊正針對這項發現進行最後的整理,並且可能會投稿到國際期刊,大約今年到明年即可望對外發表。

換言之,原本像動物以捕食維生、不行光合作用的紅夜光蟲,極可能在面臨食物不足時,就會行有性生殖,進入到配子世代,並像種子一樣行光合作用生存下來,此時也更符合「夜光藻」這個像是植物的名稱。難不成這個古老生物竟然可以因應環境的變遷,在動、植物間切換自如?

只是對於馬祖的氣候變遷,是否會影響到藍眼淚?蔣國平則認為,全球暖化確實會導致高山的融雪量降低,進而影響閩江水的流量。但是如何影響,仍需持續觀察,才有科學數據加以推論,這也是2021-2030年標榜「海洋科學10年」最重要的精神。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特聘教授蔣國平接受央廣專訪。(吳琍君攝)

所以,你看過藍眼淚嗎?當海上的藍眼淚與天上的銀河,在攝影師安德列歐的鏡頭中相遇,馬祖就不再只是馬祖人關切的列島,也是全世界的傳奇與瑰寶。

 追尋馬祖藍眼淚 系列報導
系列2/ 一彎百餘浬海峽、畫成永遠的前線
系列3/ 明知前路難行 仍要照亮微光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