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海河流域洪災人禍的原因(2)

  • 時間:2023-09-18 18:26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中國海河流域洪災人禍的原因(2)
河北涿州洪災全市一片狼籍,基礎設施遭到破壞。圖為一名工人正在清理街道上遭洪水泡過的報廢物品。(AFP)

在中共建政後的70多年期間,海河流域洪水造成災難有越來越頻發的趨勢,例如,2012年「7.21」、2016年「7.19」、2023年7-8月洪災。本文以海河流域2023年7-8月洪災為例,討論為何水災被淹民居數量和人員死亡人數居高不下。

1.洪水轉為洪災的洪泛區、蓄滯洪區

為「確保」(官方防洪高級別用語)中共設定的重點城區和設施,在洪水中,當局任意扒口分洪造成了被淹面積擴大,大量增加了受災人數,也導致大量傷亡。為將任意扒口分洪正當化,當局設定了洪泛區和蓄滯洪區。但是,在這些設定區域內,當局沒有安排合理賠償遷移域內的居民。在洪泛區沒有任何防洪設施保護,蓄滯洪區匱乏修建達到抗洪最低標準的堤壩和房屋。在上游準備扒口分洪時,洪泛區和蓄滯洪區中一部分居民不能被及時轉移。根據官方資料,從1950年至2004年,海河流域共設定了蓄滯洪區28處,共使用分蓄洪水128次,每次使用蓄滯洪區,平均導致146人傷亡。

這次「23·7」洪災官方公佈使用了八個蓄滯洪區包括大陸澤、寧晉泊、小清河分洪區,蘭溝窪、東澱、獻縣泛洪區、永定河泛區,共渠西蓄滯洪區。按照官方說法,地處河南的共渠西蓄滯洪區,在8月1日已經「漫溢進洪」。其他七個蓄滯洪區都分佈在京津冀海河主要支流的上中下游流域。


「23·7」洪災海河流域蓄滯洪區啟用圖。(來源:https://www.sohu.com/a/708643798_523366#google_vignette)

如果按照目前官方說法「大中小各類水庫無一垮壩,重要堤防無一決口」,根據以往蓄滯洪區的死傷數據推算,這次京津冀洪災官方公佈死亡和失蹤人數主要發生在啟用的七個蓄滯洪區內。官方對蓄滯洪區分為三類,重要蓄滯洪區、一般蓄滯洪區和蓄滯洪保留區。在「23·7」洪災中,京津冀啟用的七個蓄滯洪區除了蘭溝窪是一般蓄滯洪區,其他六個都是重要蓄滯洪區。按照官方設計,小清河分洪區的主要部分包括北京市房山區和河北省涿州市,這是兩個區市在海河「23·7」洪水嚴重受災的原因之一。

根據官方數位,河北省共完成轉移居民122.9萬人,其中蓄滯洪區轉移85.72萬人。 從轉移居民數量比例看,蓄滯洪區佔70%,非蓄滯洪區佔30%。大範圍使用了如此多的蓄滯洪區,為什麼仍有大量在官方設定蓄滯洪區範圍之外分佈在數個縣(區)市的普通居民區被淹?

2. 任意洩洪區與阻塞引河

為保北京主城區,當局在永定河段多處開閘洩洪,直接造成下游小清河橋體坍塌,數量汽車落水,更使下游流經匯入涿州的北拒馬河水位快速上漲,下游白溝河多處決口,造成涿州境內不在蓄滯洪區的整個城區和上百個村莊被淹。

官方稱啟用「蘭溝窪蓄滯洪區,是為了減輕雄安新區的防洪壓力,將白溝河和南拒馬河的來水通過雄安的新蓋房分洪道匯入到東澱」。蘭溝窪包括高碑店市和定興縣,這兩個地區也成為嚴重災區。


來源:http://economy.guoxue.com/?p=8713

白洋澱地處於大清河上游幾條支流的彙聚區域,地勢低窪,在海河流域以往洪水歷史,一直都作為最主要的天然滯洪區。按照2007年國務院關於大清河防禦洪水方案的批複,白溝河行洪河道流向重要蓄滯洪區白洋澱。白洋澱以堤壩高度11米(1963年洪災時水位達到11.37米)的蓄水量計算,約34億立方米。 白洋澱在八月平均存水量約 3 億立方米,仍有30億立方米的容量,出口接趙王新河,再接大清河,由獨流減河等入渤海。而海河流域啟用的八個蓄滯洪區,蓄洪總共才18.47億立方米。

過去,涿州市白溝河洪水通過定興的白溝引河經過容縣的復興莊、趙村和小先王等東入白洋澱。但是這次白溝河上游的涿州、定興縣和高碑店市洪水受阻,不能直接流向白洋澱而受災,原因是由於中共設立的雄安新區。2017年,中共將保定管轄環繞白洋澱北部的容城縣、西部的安新縣以及東部的雄縣化為雄安新區,作為首都北京副中心。位於白溝河行洪河道兩岸的容城縣復興莊、趙村和小先王等被劃入雄安新區。白溝河行洪河道引涿州、定興縣和高碑店市洪水流向白洋澱的河道被截斷。


參考地勢地圖:https://zh-cn.topographic-map.com/map-s2x9b3/%E4%BF%9D%E5%AE%9A%E5%B8%82/?center=38.96683%2C115.46034&popup=38.96191%2C115.98898&zoom=9

以地勢和自然流域而言,大清河流域的涿州市→高碑店市→定興縣→容城縣、安新縣的地勢從高到低,流入白洋澱。但是,中共將自然蓄洪區白洋澱變為重要城市-北京副中心,以分洪和洩洪將涿州市、高碑店市、定興縣變為了滯蓄洪區。

白溝河上游涿州市、高碑店市、定興縣的洪水不能分流進入白洋澱,造成這些地區的洪災和內澇。此外,這些區域的洪水只能通過唯一的新蓋房分洪道,下泄流量成倍增加,使下游廊坊市霸州等地洪災嚴重,內澇一個月以上。官方報導稱暴雨造成的霸州洪水,但霸州今年7月底8月初降雨量規模不足以形成洪水。霸州承擔了全部來自上游河道的洩洪。官方虛假報導引發了當地居民的抗議。

這次東澱蓄滯洪區洪水持續一個月以上,範圍涉及河北省霸州市、文安縣和天津市靜海區、西青區。到9月上旬,這個洪區的楊芬港鎮和辛口鎮等仍未退水。這個區域也是海河流域1963年洪災被淹時間最長的區域之一。中共60年以來人為洪災重蹈覆轍,仍在有計劃、大範圍地任意犧牲同地點的底層居民。

中共當局至今仍未公佈「23·7」洪災以縣級為單位包括分列蓄滯洪區的所有傷亡數據。不過,從2012年七月北京洪災看,被列入小清河分洪區的房山區是北京死亡最多的區域。這次「23·7」洪水中,官方拒絕使用白洋澱蓄洪區,過度依賴其他蓄洪區,任意洩洪將中共設定的非重要市縣作為滯洪區,阻塞引水分流,這些因素導致大量傷亡、受災面積擴大以及被淹時間延長。

作者》邵江  1966年出生。北大數學系期間,是北大「民主沙龍」主要成員,八九民運爆發後成為北高聯常委,「六四」後被捕入獄十七個月。1997年輾轉流亡海外。為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政治學博士,現居英國倫敦。2017年曾來台在中研院擔任訪問學者。是「華維藏團結會」發起人。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