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一張照片報平安 中國「非新聞」創辦人盧昱宇安抵加拿大

  • 時間:2023-09-27 14:35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程寬厚
一張照片報平安 中國「非新聞」創辦人盧昱宇安抵加拿大
中國公民記者「非新聞」網路平台創辦人盧昱宇。(圖取自網路)

因創辦維權信息平台「非新聞」而被中共判刑的中國公民記者、「非新聞」創辦人盧昱宇,27日透過X平台發布一張機場照片,推文僅用英文寫了「Canada(加拿大)」一字,立刻引發關注。而根據央廣實際查核,盧昱宇已經離開中國,安全抵達加拿大。
中國公民記者盧昱宇27日在X平台上發布機場照片,並推文「canada」一字,似乎是向外界報平安,已安抵加拿大。(圖取自盧昱宇推文)

非學術出身 因關心底層4年紀錄7萬起群體性事件

1977年出生於貴州遵義的盧昱宇,曾是叛逆青年,喜歡搖滾,夢想組樂隊,大學期間甚至因為打架被退學,之後四處漂泊打工,也就是底層的艱難,讓他明白,普通人在這個國家根本沒有機會。

於是從2012年開始,盧昱宇和當時的女友李婷玉共同創辦了「非新聞」,就在網上搜集整理中國罷工、上訪、環保抗爭等群體性事件訊息,並在對事實進行基本查核後,再發布到部落格或社群媒體帳號上,同時每個月也會發表一篇文章,對當月群體性事件的數量、類型等進行統計分析。直到他2016年被捕,盧昱宇一共記錄下了7萬多起群體性事件。

中國公民記者「非新聞」網路平台創辦人盧昱宇(右)及李婷玉(左)。(圖取自推特)

重複核實訊息 數據成外界研究了解中國重要管道

儘管盧昱宇並非來自新聞媒體或學術系統,但在中國官方從2008年開始就不再對外公布任何群體性事件統計的狀況下,這些數據顯得尤其珍貴,成為外界了解中國群體性事件的重要渠道,不少研究者更會依據他的數據進行研究。

根據報導,盧昱宇每天都要在訊息檢索上投入超過8個小時的時間,節日、假日也不休息,儘管每天要處理大量訊息,但盧昱宇還是堅持在發布之前對相關訊息進行事實核查,進行交叉求證,一般都會找兩個或以上的資料來源佐證。

欲加之罪 檢方從7萬多條訊息找8條微博當證據

此外,他還經常通過發私訊和打電話的方式找發布者進行求證,也正因為這種嚴謹,中國官方很難找到證據定他的罪。最後只從7萬多條訊息中找到8條因為和政府的表述不一致,而被認定是「虛假信息」的證據。

拒絕認罪 不願推翻信念讓自己後悔

2016年,盧昱宇和李婷玉被捕後,拒絕認罪,他事後接受採訪說,「做了這麼多年,如果我認罪等於我否定自己,等於把自己的信念推翻,我覺得這可能會少坐兩三年牢,但我出來之後肯定會後悔。」

證據不足 最終以尋釁滋事罪判刑4年

於是,大理州檢察院改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起訴盧昱宇,最高可以判無期徒刑,但盧昱宇仍然拒絕認罪,由於證據不足,檢察院後來改以「尋釁滋事罪」起訴盧昱宇,罪名成立,獲刑4年,而李婷玉也被判刑兩年、緩刑三年。定罪的依據,就是那8條微博。

一切都回不去了 寫下獄中生活─不正確的記憶

儘管4年後出獄,盧昱宇知道一切都回不去了,包括和李婷玉的分手,盧昱宇每天活在恐懼中,他不敢再觸碰「非新聞」,也不知道今後要做些什麼。他只知道他無法閉上眼睛,封住嘴巴,假裝什麼也不知道。於是他斷斷續續地在網上書寫獄中回憶,把這些文字稱作「不正確的記憶」。

回顧來時路 沒有屈服是因為知道屈服後的代價

對於自己所做的一切,盧昱宇受訪時這麼說,「我不是英雄,也不是特意留下來抗爭的那部分人,我做『非新聞』是因為我喜歡,我沒離開是因為我出生在社會最底層,沒機會。我沒有屈服是因為我知道屈服後的代價,我想做一個有尊嚴的人。」

離開中國傳出喜訊 盼重新展開新人生

事實上,盧昱宇在今年7月13日就曾推文說,自己已經安全離開中國,但因為還處於危險之中,所以不方便上網推文以及回復私信。此外,他也向大家報了喜訊,和現在的女友已經結婚領證,如今再傳出他已經順利抵達加拿大的消息,許多網友都向他祝賀,期盼他走出中國後,重新展開新的人生。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