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河南大學生扮「錦衣衛」迎打工人春節返鄉惹議

  • 時間:2024-02-02 10:59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河南大學生扮「錦衣衛」迎打工人春節返鄉惹議
河南學生扮「錦衣衛」迎務工人員返鄉過年。(微博)

中國新年前夕,各地高鐵出現民工返鄉潮,最近河南文旅一則「河南大學生扮錦衣衛迎客」的短影音引發熱議,河南年輕人在火車站扮「錦衣衛」歡迎農民工返鄉。然而,對於他們選擇的扮演「錦衣衛」這一方式,卻存在一些問題和爭議。

歷史終究會被遺忘 「錦衣衛」送溫暖是什麼現象

多家河南媒體的官方微博都發佈相關短影音,洛陽官方也宣佈配合古都文化,想讓務工人員下車後感到溫暖,有人大讚好帥,也有人在微博下留言:臘月二十八車站還有嗎?很期待見到「錦衣衛」。

網民稱「錦衣衛」在歷史上聲名狼藉,認為扮財神也比扮「錦衣衛」強。也有網民說請踏實點,給個推車拉行孝,給個交通指引都好,地方政府別上這讓人噁心的假招。網上批評沒文化,有媒體寫文章稱低俗行銷,本末倒置,人民網的人民熱評稱「文旅行銷應追求健康的熱度」

中國難道沒人認識到「錦衣衛」的功能?如果是在明朝,這麼多「錦衣衛」幹將到洛陽,估計會嚇傻不少人。提出創意的和執行環節的人,都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當然,也不會真的有人看到「錦衣衛」就感到恐慌。

所謂中國「傳統文化」熱就是這麼一回事,因為除了「錦衣衛」以外,其他衣服可能都被說成傷害民族感情。偏日式的根本不行;「幹部風」那就更不行了,居然敢嘲笑領導,中國「傳統文化」本質上就是一種「愛國行為」,只要說中國傳統就一定是好的。這是基層幹部形式主義風格和大學生無知相結合的產物。前段時間各地流行的文旅宣傳,就已經體現出這種「熱愛」的庸俗化和膚淺化。

河南很有文化 不過都埋地底下了

中國現在有一種新的認知模式,那就是表面的,也是剝離具體核心的,而不是事實的、邏輯的和歷史的。在文字時代,讀歷史的想到「錦衣衛」三個字會感到恐懼,因為這不僅是符號,也包括相關文獻形成的閱讀和認知。

在影視時代,「錦衣衛」的形象已經鬆動,它代表朝廷,未必一定是壞的,取決於編劇的構思和演員的表演。到了短影音和Vlog媒體時代,「錦衣衛」可能就只剩下服裝和道具了,它只剩下字面意思,失去了所有歷史的縱深。錦衣就是好看的衣服;衛就是保衛的意思,所以去歡迎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是「送溫暖」。洛陽的有關人員,可能想通過這個來表達自己城市的文化沈澱,但是恰恰表露出整個城市都是缺少文化的。

這一事件也引發了關於中國地方宣傳和網路熱度的討論,許多地方政府為了吸引遊客和提升知名度,往往會採取一些具有創意的活動。然而,如果這些活動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可能會適得其反,甚至可能引起公眾的反感。洛陽的這次活動由於缺乏對歷史文化背景的深入理解,導致了公眾的負面反應。

然而,這一事件不僅是對文化誤解的問題,也是關於如何在尊重歷史和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嘗試的問題。在推廣文旅的同時,也要對歷史和文化保持敬畏之心,避免因為誤解或輕視而導致文化誤傳。同時,地方宣傳和活動策劃也需要更加謹慎和深入的思考,以避免不必要的爭議和負面影響。

有歷史底韻的文化才是留住旅客的硬實力

從文化旅遊的角度來看,這些河南大學生的行為存在一些問題。隨著各地文旅項目的興起,各地都在努力推廣自己的特色和文化。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文旅項目都能夠取得成功。大學生扮「錦衣衛」迎客,從反面讓更多的人看到了文化共識對於社會秩序建構的重要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弄巧成拙仍有其特殊的認知價值。

眾所周知,文旅項目本來應該以活潑輕鬆愉快為表現形式,成功的文旅需要有堅實的文化內涵來支撐,外表的熱鬧和形式上的新穎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缺乏內在的文化核心,這樣的項目很容易給人留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印象,玩樂必須有文化內涵來支撐。

作者》吳建忠 現職為國立大學副教授,經歷:台灣民主創新協會秘書長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