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聚光燈下的永續戰「藝」/(一)綠色覺醒 劇場如何自救(影音)

  • 時間:2024-02-19 10:1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聚光燈下的永續戰「藝」/(一)綠色覺醒 劇場如何自救(影音)
在台灣,不少劇場營運也開始追求永續,其中做得最積極的就是國家兩廳院,在軟體與硬體上都展開行動。(楊仁翔 攝)

與地球共同永續已經是全球迫切的事,表演藝術界也無法自絕於外,當台灣開始意識到綠劇場重要性,我們還是不得不問,台灣表演藝術界、劇場界是否真的準備好迎接綠色劇場時代來臨?如何才能真正落實,對所有表演藝術者,都是一場不得不面對的永續戰役!

在一片漆黑中,舞者與觀眾奮力的跳躍,讓現場閃爍出一絲絲光芒,但卻又微弱到不知何時會消失。

永續風吹起 表演藝術界無可迴避

台中歌劇院在2023年的新藝計畫中,推出了《在消逝之前,能不能喜歡我?》。

藝術家盧子涵:『(原音)我們用了三種不同的技術,然後用身體動能轉換成LED燈可以使用的電能,所以在壓電片的話,我們還有使用到了音樂的震動發電,所以主要是用聲音的震動,然後還有身體的動能的部份,來去做動能的轉換。』

全程零排碳,用身體造電的綠能參與式演出,看似極端,卻是用實際演出的過程與形式,來正面回應全球目前都在呼籲、探討的永續議題。

《在消逝之前,能不能喜歡我?》主創者是長期投身綠能藝術創作及永續參與式教學的盧子涵,與張伯豪、柯昭銘兩位夥伴,在與學術界的合作下,利用手搖、靜電摩擦、重力等方式,帶領舞者用身體發電,完成一場能量循環的演出,其實也是在呼應大自然的能量循環。

藝術家盧子涵:『(原音)舞者從最小動作到最大動作,他必需要慢慢累積到身體釋放能量,結束之後他必需倒地休息,其實這個過程就比較像是身體的能量,從0然後一直到累積到100, 結束了之後,爆炸了,那他需要有一個休息,然後循環的一個過程,那其實想要對應到的是,就是在環境是不是也是同樣的過程,就是我們地球現在可能正在不知道1到100的哪一個區段,那它有沒有可能其實已經快要到100了,只是我們沒有發現,那難道我們等到它100爆炸的時候,我們才回過頭說:喔!它終於要休息了嗎?所以是希望用身體的能量,去呼應這個環境社會能源。』


台中歌劇院在2023年推出《在消逝之前,能不能喜歡我?》,全程零排碳,用身體造電的綠能參與式演出,正面回應全球目前都在呼籲、探討的永續議題。(江昭倫 攝)    

劇場綠皮書 提供綠色教戰守則

與地球共同永續已經是全球迫切的事,2021年英國建築師兼劇作家的狄龍 (Paddy Dillon )提出倡議,並串連英國劇場界共同發起、編寫了《劇場綠皮書(Theatre Green Book)》,作為永續劇場製作的綠色指南,許多歐洲國家也隨之宣布跟進,即使遠在亞洲的台灣也很快就翻譯出了中文版。

表演藝術聯盟秘書長廖舒寧:『(原音)《劇場綠皮書》它總共其實有分成3本,第一本叫「永續製作」」 、第二本叫「永續建築」、第三本叫「永續營運」,那其實《劇場綠皮書》它的重要性在於,它是第一本提供了非常完整在劇場的各個角色,或者是場館的不同,從前台到後台到觀眾,各個不同的部門等等,它都有一個很清楚的指引跟規範,那所謂的指引跟規範,它當然有一些數字上必須要達成的目的,比方說它有分成3個標準,就是第一個是基礎,第二是中級,第三個是進階,那其實不管這3本它怎麼去訂定這個標準,其實它都圍繞著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核心概念其實就是怎麼樣去減少一次性的資源跟消耗,以及在結束後怎麼樣去,盡可能的重複利用跟回收這些東西。』

兩廳院最積極 開啟綠色行動

在台灣,不少劇場營運也開始追求永續,其中做得最積極的就是國家兩廳院。

川流不息的觀眾準備進場欣賞演出,過往拿的是紙本門票,但現在手機秀出QR code就能入場,就連節目單也一樣掃一下,就能在手機上觀看,目的就是為了減少紙張的浪費,另外已經有35年歷史的兩廳院,電費一直是碳排放的第一名,為了節電,這幾年大廳天花板的華麗水晶燈,以及地下停車場的照明設備,就全部汰換成LED燈,甚至設置電動車的專用停車位及充電設施,2022年更導入AI人工智慧能管系統以及空調系統的冰水主機汰換全部完成,預估整年用電量將減少近117萬度,相比2018至2022 年,節省電量共93萬度電,節電幅度極為明顯,碳排量則預計降低594公噸。

兩廳院也在2021年啟動永續思考,2022年加入由歐盟支持的永續劇場聯盟(STAGES)後,便開始遵循《劇場綠皮書》內容指引,展開永續改革,如今已經小有成果。

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原音)我們現在每一個部門,都知道怎麼算自己部門的碳排,該做哪些事情,因為我們已經做過一輪了,溫排這個是最能量化的,我們就很清楚的知道說,這樣做下去之後,我大概那些數字會是什麼,所以到了接下來幾年,當然因為有數字,我們就開始訂接下來3年,我們的進程大概會做到什麼樣子的地步,這條路其實沒有完結,你知道我們即便是看到3年之後,你都不可能看到0嘛,但它會依照著我們現在這個環境或這個社會,跟我們營運的條件狀況底下去判斷說,好,那大概我3年之後可能會做到什麼。』

除了自身場館的營運,對於在此演出的表演團體,為了達到永續的目的,兩廳院也提出了相關鼓勵措施。

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原音)因為這種東西沒有辦法強制嘛,所以我們仍舊是宣導跟鼓勵一起做,那宣導的部分,除了平常我們會告訴團隊其實有哪些措施都是永續,都是可以做的,那如果積極面來講,有在租場地的時候,提出你的共融計畫跟項目的,我們是會加分的,所以也用這種宣導加鼓勵,各式各樣的方式,讓這件事情對表演團隊來說也不陌生,這是對一般(表演團體),那我們自己自製(節目)就很明白,因為我們從今年(2023)下半年開始,只要我們委製的團隊,就是委製的作品,我們的合約裡面都有簽,提出至少一項(永續措施) ,由他們來提給我們。』


台中國家歌劇院也努力朝綠色劇場邁進,成立了綠色永續小組,其中優化能源管理系統發揮相當大功效。(江昭倫 攝)


兩廳院空調系統的冰水主機全面汰換完成,節電幅度極為明顯。(楊仁翔 攝)

台中歌劇院永續思維 迎向共生

另外同屬於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台中國家歌劇院,也努力朝綠色劇場邁進,成立了綠色永續小組,由下而上,從減少紙張使用,節電、優化能源管理系統開始做起,在5年多來的努力下,也有所成效。

台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原音)回首這5年來的路徑你會發現,我們的用電碳排,減少600公噸,用紙量也減少25%左右,還有我們的印刷品減少37%,那我們的回收,就是能夠回收的東西也增加了大概3倍,這是出乎我意外,但是這些都是量化,我覺得最主要是一個awareness,就是大家的意識是不是覺醒了,這個很重要。』

另外由於多數的劇團都在台北,對於團隊在巡演時,到台中可能會增加的碳足跡,歌劇院也鼓勵團隊加入劇場綠運輸的觀念,並增加自身設備,提供巡演團體使用。

台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原音)大部分歌劇院的演出,都是從北部巡演下去,因為所有的表團都在台北,巡迴需要什麼在地資源,可以減少你的碳足跡,比如說你的卡車,兩卡車東西,有沒有可能減少,變成一大一小或是一卡車下來就行?尤其是非台北市的劇場,你如何有一些基本的配備,能夠減少大家的運輸量,減少碳排,或是說我們在做製作的時候,從一開始就思考哪些是可回收的材質,或是那些是運用,再利用的材質,這些我相信所有的劇場,我們大家都會開始從劇場綠皮書的這個觀念,開始去落實執行。』

劇場減碳 社會溝通不能少

因應世界潮流,綠色劇場已經是必走之路,但除了場館與表演團體,如何與社會大眾溝通對話,也是另一個問題。

以兩廳院為例,觀眾前來兩廳觀賞節目所造成的碳排放量高居第三名,但劇場不可能不讓觀眾進場,追求永續一定會增加成本,但這個成本要誰來負擔?票價是否要調整?對比較小的藝術團隊來說,會不會因此這樣導致營運不下去?這些都是未來一定會碰到的問題。

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原音)我們當然希望社會環境要一起,不然只有劇場改,我根本就改不動,就比如說如果大家都搭大眾捷運系統,我們現在的做法常常是相反,我鼓勵大家開車嘛,因為你停車有優惠嘛,如果日後是搭大眾捷運系統有優惠呢?就是我們必須要去改變人的行為模式,會是最難,而且我相信一定爭議非常大,因為大家最習慣的那種方式,我最舒服的方式被你改掉了的話,那不然就是要有那個觀念,就是全世界大家都有那個觀念就是,你既然做不到,你要付出代價,所以你可能付的什麼錢比較高,你要付碳稅啊,你如果做不到不開車,那請你付碳稅,附加會有這個錢進來,那也是一種未來可能會有的模式會跑出來。』

面對永續議題,表演藝術界無法置身事外,劇場營運尤其首當其衝,但無論如何台灣綠色劇場時代已經來臨,這艘巨船已經開始朝著永續方向前進,跟在巨船後方的大魚、小魚只能跟著走,沒有選擇,只是走得快和慢差別,而且不只劇場,觀眾也得面對,才能不被這一波浪潮沖垮。

延伸閱讀

聚光燈下的永續戰「藝」/(二)綠色製作 表團摸索找出路(影音)

聚光燈下的永續戰「藝」/(三)善用藝術溝通功能 政府也應調整思維(影音)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