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對抗中國南海人工造島 學者籲硬實力見真章

  • 時間:2024-02-21 16:44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程寬厚
對抗中國南海人工造島 學者籲硬實力見真章
中國在南沙群島中的3大人工島美濟礁、渚碧礁、永暑礁完成了大部分軍事建設。圖為中國永暑礁機場(圖取自人民日報推特)

菲律賓國會參議院15日通過修正案,希望以立法方式,對中國在菲國南海專屬經濟海域内所建設的人工島,宣告擁有主權。國家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陳亮智分析,200海里的經濟水域,事實上並不是一個國家的領海或主權範圍,因此對菲國的主張,他持保留態度。不過,菲國去年對美加碼開放4個軍事基地,又共同開發巴丹島的民用港口,陳亮智認為,這絕對和中國不斷進行填海造島有關。他強調,面對中國的步步進逼,法律戰背後還是須要有硬實力做為支撐,才能見真章。

中國南海填海造島 菲律賓立法宣告主權反制

為了反制中國政府近年來在菲律賓專屬經濟海域內,至少建造了三座人工島,並全面實施軍事化建設和部署。菲律賓國會參議院近日通過修正案,希望以立法方式,宣告擁有中國在菲國南海專屬經濟海域内所建設的人工島主權。

菲國為人工島主權打法律戰  學者態度保留

不過,這場法律戰究竟是否能發揮菲國預期的功效?國家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陳亮智就態度保留。

他說:『因為我們知道,EEZ專屬經濟水域或海域,這個是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推出來的一個制度,事實上在這個領海之外200海里的經濟水域,並不是一個國家的領海或主權範圍,它是國際上的一個公約。』

中國南海島礁軍事化 數量規模愈來愈嚴重

事實上,過去10年來,中國在南海持續將島礁軍事化,已成為鄰國及美國等國家的威脅。美國智庫2017年發布的報告指出,中國在南沙群島中的3大人工島美濟礁、渚碧礁、永暑礁完成了大部分軍事建設,到了2022年3月20日,美軍印太司令阿基里諾(John C. Aquilino)更對外表示,中國至少有3座南海人造島礁已完全軍事化,以反艦與防空飛彈、雷射與干擾設備和戰機進行武裝。

而前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哈里斯(Harry Harris)更曾警告,中國在南海打造「沙堡長城」,至2018年已興建7個人工島。2021年菲律賓更發現,中國準備打造第8個人工島。長期研究南海議題的陳亮智就研判,中國這種侵略式的填海造島工程未來只會更嚴重。

他說:『我認為,中國事實上這個動作上是不會停止的,不只是對菲律賓持續地更加強壓力,其實也對美國周邊國家,南海周邊國家 ,還有整個國際社會都造成很大的壓力,問題的根結在於說,中國是事實上的佔有與擴充,那國際社會包括美國,也沒有一個有效的,能夠反制,好比說給予摧毀,或是要求中國撤除這些軍事設施,然後把擴大出來的人造島礁重新恢復到礁的狀態,沒有辦法,所以這個問題,我認為只會持續的更為嚴重 。』

菲國對美開放軍事基他 欲平衡中國南海軍事力量 

眼看中國步步進逼,陳亮智也觀察到菲律賓有其因應之道。例如菲律賓和美國繼2014年簽定的「加強國防合作協議」(EDCA),美軍被允許進入菲律賓的5個軍事基地,接著 ,菲國去年再次對美開放了4個軍事基地,如今美軍在菲律賓將會擁有9個基地的准入權。陳亮智認為,這自然是劍指中國的填海造島而來,希望能對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力量進行權力平衡。

他說:『南海過去因為填海造島以及這個軍事基地化,我認為,北京在這方面是比較具有戰略優勢的,但是隨著菲律賓向美國開放軍事基地,然後美軍逐漸重返菲律賓,我覺得對於東南亞以及南海的這事力量的權力平衡來講的話,這是美國的一個機會,然後會是中國一個嚴重的挑戰。』

開發巴丹群島港口 中國跳腳批菲在台灣問題做文章 

而除了目前檯面上開放的軍事基地外,近來也傳出了美菲雙方積極在菲國最北端的巴丹群島共同開發民用港口,菲國甚至計畫將巴丹島的馬哈濤港,開發為巡邏隊避風港。由於群島距台灣不到200公里,如果台海發生衝突,美軍可由此馳援,因此更讓中國氣得跳腳。

陳亮智說:『我們看得出來,美國跟菲律賓的策略就是先民用港口,然後未來要轉換的話,當然可以很快的轉換,事實上它也就兼具著,所以我認為,軍民兩用性質的港口,裡面的船隻可能一開始就如同先前的消息所傳出來的是民用商船、漁船,但是接下來可能就會有海巡的進駐,那當然再強烈一點的話,就是軍艦的停泊,所以這個應該是一個策略,而且是漸進的,不管怎麼樣,我相信這樣子的一個步驟跟過程,北京一定會有很大的反彈。』

應對中國出招 硬實力才能見真章

對於北京方面不斷在南海、台海或是東海的施壓,陳亮智強調,臺灣、菲律賓、日本如果在這方面,只是訴諸於法律戰,而沒有一個實質的硬實力作為支撐的話,恐怕最後還是會被北京給事實佔領,將相關海域給內海化或者形成另外一個擴大版的新常態,因此他認為,無論如何應對中國的出招,硬實力的支撐與行動還是有必要,儘管有其風險,但也唯有如此,政府才能有底氣,可以堅守底線。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