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正紀念堂轉型之路 違和的空間使用與建築形象反映轉型正義困難

  • 時間:2024-02-28 21:34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中正紀念堂轉型之路 違和的空間使用與建築形象反映轉型正義困難
(由左至右):陳紀礽、張維修、王俊雄、董思齊、陳俐甫、凌宗魁。圖:台灣智庫提供

今(28)日晚上台灣公共策益、台灣智庫、台灣青年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福和會、中央廣播電台、新頭殼、台灣公民人權聯盟、台灣勵志協會、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及US Taiwan Watch美國台灣觀測站、台灣青年法律人協會、Hello Taiwan等團體,共同舉辦Y’s Day「週三青年日」第42場活動(也是「看見台灣」系列第12場),主題是「廟堂之爭—— 台灣空間去威權化的轉型之路」。

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與台灣智庫副執行長的董思齊博士開場時說,民主國家中城市的每個角落都應為人民所服務,同時也應由居民共同形塑城市的樣貌。而在這個有些人稱為「紀念堂」、有些人稱為「中正廟」的城市空間裡,以巨大雕像所在的堂體為主,一路向外連結的威權崇拜空間設計,讓許多人認為這個空間尚未完全解嚴,也讓多數民眾認同應該思考如何更好地規劃與應用這個空間。

董思齊說,伴隨台灣民主化歷程,事實上「中正紀念堂」這個佔地25公頃的城市空間已有不小的轉型,包括「自由廣場」的出現與兩廳院的文藝活動,已讓此地成為多元的使用場地,也承載了台灣社會許多民主與多元的記憶。未來如何進一步打破堂體建築本身的威權象徵、加強空間與人民日常生活的連結,同時融入包括青年在內不同世代的想像,是強化台灣這個政治共同體內部連結力量的重要工作。

實踐大學建築系系主任王俊雄表示,自己生命中見證了中正紀念堂的建立,而中正紀念堂就是中國民族主義在台灣的紀念碑。要談論轉型正義中的空間,重要的就是如何在日常生活結合。不正義的建立很多時候是由空間去達成,如思想犯的代表標誌空間就是綠島、景美監獄,因而要達到轉型正義,除了歷史調查與報告,最重要的是必須由空間開始去打破。紀念堂的存在不可能是單一意義,如何為複雜的狀態去做註解或詮釋是最重要的事情。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張維修表示,如今中正紀念堂的轉型速度落後於當代社會的進步,很難想像市中心的核心空間只用來紀念單一人士。從城市發展角度,必須思考下一代發展目標,為下一代城市發展動力找到核心場域。

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學生陳紀礽表示,自己以前對中正紀念堂的感覺只是大型公園,隨著活動過程才慢慢了解中正紀念堂的歷史與過程,也了解到其中的轉變很大,理解歷史再回去看,才了解為何該空間應該被轉型。然而即便希望改變該空間,但社會上不只年輕世代,還有其他非常多世代共同的記憶,因此改變非如此簡單。中正紀念堂最重要的是有非常大的力量,可以讓真實與歷史相遇。

建築文資工作者凌宗魁表示,以民主自由而自豪的臺灣社會民眾,在中正紀念堂自在進行休閒娛樂、觀賞展覽等活動而不會感到違和,建築形象也已與臺灣融為一體。從國外看臺灣,從旅遊、電影、紀念品等各種文化面向,中正紀念堂是最顯而易見足以辨識代表臺灣的鮮明形象,即便該符號是被政治所賦予,但一般台灣人已十分習慣,讓人時常忘記或是不在意建築場域塑造在歷史上代表的意義。銅像與建築的差異在於銅像代表的正面意義,象徵了台灣人要展現給外國人看的意象。空間的行動才能彰顯改變,把儀隊撤除、把銅像拿走,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行動,社會已有足夠支持。目前銅像不拆、名稱不改,場域的詮釋未被轉化,威權幽靈就還籠罩臺灣上空,反映轉型正義在臺灣推行的困難。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表示,「中正紀念堂」是轉型正義的核心問題,連結的是台灣歷史與良心正義,不只是空間問題。促轉會已認定中正紀念堂是威權遺址,只是沒有處理。家屬對於紀念堂的要求只有移除銅像,用紀念堂已公園化來護航是轉移焦點。獨裁者就是不能被歌頌,留下中正紀念堂,就是對二二八受害家屬的傷害。

Y’s Day「週三青年日」系列活動會持續舉辦,3月6日週三青年日主題是「同床異夢!憲政體制下新府會關係的展望」,邀請張峻豪(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蔡榮祥(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蘇子喬(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劉書彬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陳宏銘(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和董思齊召集人一同參與講座。

延伸閱讀
台灣智庫-週三青年日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