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被視為由中國主導推動與東亞經貿關鍵策略,不僅包含中國、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及東協10個國家,總共15個國家,是涵括全球人口數量最多22億人、GDP約26.2兆美元(約佔30%)、出口約5.5兆美元(約佔30%)、成員結構最多元、也是被各界視為發展潛力最大的東亞自貿區;同時,RCEP在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最後一個批准國菲律賓也在去(2023)年6月正式批准生效。
這個原本看似前程似錦的經貿協定,全面生效後不到一年的時間,便已產生利用率不彰的現象。日前在博鰲亞洲論壇「打造亞洲增長中心」的子論壇上,有中國學者專家指出,「RCEP目前依舊面臨利用率低的問題,日韓利用率能高達60%以上,但中國出口利用率大概只有4.2%,進口利用率僅1.5%左右。而東協相當多國家連1%都不到。」這是否讓RCEP的前進路徑受到了挑戰,值得密切關注。
中國-東協已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 卻利用率仍不佳
中國自2009年起,連續15年成為東協第一大貿易夥伴地位,而東協自2020起,連續4年成為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進一步觀察中國-東協進出口情況,中國對東協的出口比例,從2016年起至2022年,分別為12.48%、14.12%、13.77%、14.23%、15.67%、16.39%、14.82%;而中國從東協的進口比例,從2016年起至2022年,分別為20.68%、20.37%、20.47%、21.93%、23.54%、23.87%、22.89%,整體來說,雙方的進出口比例皆維持在一定的水準。加上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RCEP,照理說應該雙方帶來更高進出口更高的利用程度,換言之,RCEP的關稅減讓項目是否未切中雙方需求要害。
中國-東協進出口 估計皆未全為目前RCEP關稅減讓產品
依中國-東協出口排名前五順位的材料及產品項目觀察,中國對東協出口為處理器及控制器等、附無線手機之有線電話機等、錳鐵等、無菸煤等、液化天然氣等相關原物料及產品;而中國從東協的進口則為,附無線手機之有線電話機等、處理器及控制器等、攜帶式自動資料處理機等、汽油等相關原物料及產品。此外,RCEP關稅承諾表相當不一致。澳洲、紐西蘭、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緬甸使用「單一關稅減讓表」,也就是從任何RCEP國家進入上述這些市場的相同貨品將被課徵相同關稅。但中國、韓國、印尼、菲律賓、越南、寮國,則未使用「單一關稅減讓表」模式,而是對於不同成員國制定不同的降稅時間表。而這必然造成中國學者所提出的RCEP利用率不佳的情況產生,因為過於複雜,以致企業未能完全理解如何適用各項機制。
RCEP將擴容其他地區或國家參與 就像CPTPP?
一段時間檢視成效是各項政策實施後必然的階段性驗收。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2017年時成員國有11國,為日本、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汶萊、墨西哥、智利;2023年7月,英國成為CPTPP第12個成員國,目前尚有申請加入而待處理的有:中國、台灣、厄瓜多、哥斯大黎加、烏拉圭及烏克蘭等。而目前RCEP亦面臨利用率不佳的問題,所以東協秘書長高金洪也提出將在東協10個成員國之間起草1個加入RCEP的議定書,再讓其他成員共同參與。透過此議定書,擴容無論是國家還是有關實體,只要有志於加入RCEP的,就能夠以一對一的方式來進行談判、商討如何來加入RCEP。換句話說,RCEP也將走向CPTPP模式,持續擴展版圖。而這對於CPTPP來說,或將是一項危機,對台灣來說,或也將是推進CPTPP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