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抗氣候變遷 台灣研究育成水稻品種有望

  • 時間:2017-11-24 22:31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李自立
抗氣候變遷 台灣研究育成水稻品種有望
水稻是國內種植面積最廣、農戶數最多的農作產業,易受天候環境影響收成,加上全球氣候變遷致極端天氣頻率、強度趨增,災害、疫病風險難以預期。農糧署推動「水稻區域收穫農作物保險」,是台灣首張針對水稻的農產品保單。
(圖:中央社)
氣候變遷下,國際間紛紛進行糧食作物品種育成,台大、農委會陸續與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展開合作計畫;學界透露,抗熱、旱、病蟲害、淹水等品種水稻的育成,可望有成果。
農委會農試所今天(24日)表示,氣候變遷愈來愈嚴峻,其實國際間早已展開抗氣候變遷的糧食作物品種育成研究,農委會與國際水稻研究所,也於2015年簽署合作備忘錄,從2016年起展開4年期的研究合作計畫。
IRRI人員近日並再造訪台灣,了解相關計畫推動進程,以及可再拓展的可能性,今天離台。相關領域專家表示,台灣跟IRRI的水稻品種育成合作,最初的第一期是台大跟IRRI間的合作,於前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擔任台大農學院院長時簽約促成的,也是4年期計畫,延續至今。
學者並說,台灣與IRRI的水稻品種育成計畫,也促成了30、40歲世代的研究人員與國際深入交流,同步在品種育成上有所進展。陳保基也說,當初包含中研院、農試所都參與其中,迄今應有幾十人與國際交流。
研究進展發面,學者說,不只日本在抗熱水稻完成品種育成,台灣的各種抗氣候變遷特性水稻品種的育成也持續進行中,例如抗熱特性可能進入品種選定階段。
學者補充,其實IRRI有全球最多的野生水稻品種與種子,相關基因庫的設立並是台灣人一手推動促成的,IRRI本身也做品種育成研究,抗淹水的水稻品種已經完成,並已提供斯里蘭卡栽種生產了。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組長楊純明表示,IRRI也完成具各種抗氣候變遷特性的水稻遺傳育種平台,都是研究育成品種時可運用的重要資源;台灣至2019年止,可望育成抗氣候變遷特性的水稻品種,屆時可再評估是否要配合海外發展相關產業延伸第三期計畫。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