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惠台措施 學者:不會改變台灣人價值堅持

  • 時間:2018-03-09 18:35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王照坤
中國日前公布的惠台31項措施,我政府已全力研擬因應對策;有學者認為,就算中國給予台灣準國民待遇,但台灣人對於民主、自由、人權等核心價值的認同與堅持,不會因為這些惠台措施而有任何改變;另有學者認為,惠台措施以及台、港、澳被合併提出的發展,透露出台灣地位港澳化的可能性,我方必須提高警覺。

◎學者:台灣在第一島鏈的角色將更重要
台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顏建發表示,習近平追求的「中國夢」與普世價值互相衝突,因此中國打算取消國家主席任期的決定,讓國際社會既在意又緊張。
顏建發指出,兩岸議題是全球議題,中國兩會結束之後,台灣的地位將因普世價值而更為關鍵,他說:『(原音)國際社會很注重兩會這些議題,不只他們關心民主價值,而且更關心他們自己本身利益,台灣在第一島鏈上這麼重要,將來角色會愈來愈重,主要就是國際社會想要維持既有秩序,但中國想要顛覆。』
台灣世代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洪耀南表示,習近平取消兩任任期限制,至少會再掌權10年至2028年,意即會碰到「後蔡英文時代」,而「後蔡英文時代」的台灣,勢必會面臨更為嚴峻的外在挑戰。
◎學者:台灣人堅持民主價值不受惠台措施影響
針對中國公布的31項惠台措施,兩岸政策協會理事長譚耀南表示,惠台措施是中國透過國家力量,對台灣的社會資源、人力資源的一種全面競逐,這種手法一點都不令人意外。
但譚耀南認為,無論中國要給台灣的是「準國民待遇」或「準居民待遇」,台灣人都不會因此放棄民主價值,他說:『(原音)台灣人對於民主、自由、人權的生活方式等核心價值的認同跟堅持,不會因為這樣改變,這點非常重要,在台灣生活的所有人,我想大家都會理解,而且相當程度都會認同。』
顏建發則指出,為了避免個人利益造成台灣整體損失,政府有必要透過法律或某些機制管控台灣的人才、資金或技術流往中國;面對中國統戰作為,顏建發認為,台灣最重要的因應之道就是別再倚賴中國市場,因為唯有往其他方向發展,才能平衡中國的陷阱。
◎學者:台灣地位遭中國港澳化
除中國修憲改變國家主席任期制度、31項惠台措施等議題受到各界熱烈討論之外,中國在兩會期間提出的對台政策也相當值得關注。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助理教授王智盛就表示,兩會舉行之前國台辦與港澳辦合併的傳聞,以及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工作報告中將台、港、澳放在一起的做法,都透露出與過往不一樣的訊息。
王智盛分析,香港與澳門是中共已經統治的地方,所以用著一國兩制的統治思維看待港澳,如今卻將台灣與港澳放在一起,以及31項惠台措施的出現,代表著中國的想法已經出現轉變,王智盛說:『(原音)其實慢慢體現出它已經不認為「我正在思考怎麼跟你統一」,而是統一這件事情遲早會發生,是「我已經在準備怎麼統治你了」,所以開始出現各式各樣類同於一國兩制下的所謂國民待遇的這些單邊作為。』
王智盛認為,上述思維在中共19大之後愈來愈清晰,台灣的地位被港澳化、對台政策被國民待遇化等發展,台灣一定要特別注意。

相關留言

回應對台31項措施 政院提4方向8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