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中央社)
台商中國大陸投資,如何不踩到美中貿易戰地雷,外貿協會公布最新「中國大陸市場通路觀測成果」,引領台商強攻中國內需市場。報告指出,中國從2016年開始,邁入「十三五規劃」階段,預計到2020年,家庭年平均收入會達到9萬人民幣,在中等偏上收入的國家水準,由於所得增加,將推升消費產品的需求。外貿協會副秘書長林芳苗說:『(原音)我們可以預期這樣的內需市場,他的所需要的進口的產品,當然會更大,而且當一個人所得提高了以後,對於生活的品質,產品的要求以及產品的品質與服務,也都會進一步要求,這個時候是台灣廠商的產品的優勢所在。』
貿協也認為,台灣廠商最具有拓銷潛力的就是「智慧製造」、「綠色環保」、「醫療保健」與「婦幼親子」等相關產業,尤其因應高齡化,「健康產業」在中國大陸,於2020年可以達到8兆人民幣的規模。林芳苗說:『(原音)現在在很多大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成都、天津等等以及深圳、杭州,許多主要城市的社區以及的醫院附近,都有很明顯「健康產業」集聚的效應產生,所以我們預估「健康產業」也是台灣廠商可以進駐的主要產業。』
至於美中貿易戰不斷延燒,目前在中國的台商如何因應?貿協也表示,台商對於此議題相當聚焦,也都有心理準備,只是美中之間貿易戰如何變化,目前仍難下定論,貿協會持續關注和評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