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余光中、齊邦媛、漢寶德 台灣文化的明燈

  • 時間:2015-02-25 16:58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王韋婷
余光中、齊邦媛、漢寶德 台灣文化的明燈
行政院長毛治國(右)12日出席行政院文化獎頒獎典禮,與得獎者合影。右2起為詩人余光中、作家齊邦媛、建築家漢寶德女兒漢可凡及文化部長洪孟哲。
(圖:中央社)
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由作家齊邦媛、詩人余光中和已故建築師漢寶德獲得。這3位在文壇和建築界的大師獲獎實至名歸,而他們的作品不僅蘊含大時代背景的人文關懷,也豐富了台灣文學土壤,是文化界的典範。
行政院文化獎是官方舉辦最高的文化獎項,從1981年頒獎至今,共有73位文化前輩獲得殊榮,豐潤台灣文化土壤、樹立價值典範。
◎余光中是詩人、作家也是文化評論家
以「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著稱的余光中獲得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他表示,詩是為自己寫、散文為讀者寫、評論為朋友寫、翻譯則為家人而寫,但要詩文並用才能見到一個立體的世界。
余光中也指出,政治會變動,但文學家的作品卻是不朽。余光中說:『(原音)我們看看文化的功用,孔夫子這個儒家影響中國文化一直到現在,大陸拼命批孔,非常厲害,文化大革命對文化迫害很厲害,但是到後來,你看,大陸以前批孔,現在是孔子講過,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現在是把孔子送到海外去,幾百個學院,這都可以看出文化的持久。』
◎齊邦媛盼台灣成子孫永世家園
被學生尊稱為「齊先生」的齊邦媛,致力推動台灣文學翻譯,讓台灣的文學作品得以在國際發聲,更催生台灣文學館,提升台灣文學國際能見度、促進文學交流。
齊邦媛歷經戰亂,2009年她將自己一生的故事寫成史詩巨著「巨流河」,以溫暖的筆觸寫下時代的巨變、戰爭與歷史的荒謬無情,震撼了華人文壇。她表示,希望這本書可以讓那個時代流離失所的人活下來,也讓台灣成為一個「不論本省人、外省人」都可以回來的地方。齊邦媛說:『(原音)我希望台灣將來各族群記得,我們1949年,不僅僅是外省人在逃難、在鍛鍊,本省人也經過各種語言、生活的改變,也是一個很大的改變痛苦。我希望在大家共同的回憶裡,記得我們這些教員,記得我們當年所做的事,能夠好好地,在很多的時候說話好一點、對人溫和一點、厚道一點,這些人從一無所有投入教育,所希望的是台灣雖然小,也夠我們住,天也夠寬,我們好好地創立一個地方,叫我們後代子孫還有一個願意回來的地方。』
◎漢寶德貢獻永流人心
已經逝世的另一位得獎人漢寶德,是文化獎頒獎典禮上最大的遺憾。漢寶德女兒漢可凡在代父領獎時回憶,父親是一位典型的讀書人,經歷戰亂、逃亂,離開家鄉來到台灣,打定主意要為國家盡心盡力,將所見所聞用教書傳達給社會。她表示,父親一直到臨終前,都遺憾沒能將美學推廣到大眾生活,希望父親的學生們能夠接力,完成父親的夢想。
行政院長毛治國也表示,3位得獎者都是台灣文化界的巨擘,他提到余光中的散文集「左手的謬思」,則是他文學欣賞的啟蒙著作。毛治國說:『(原音)余光中老師是台灣新詩的先驅者,有人形容他,看他要用很大的仰角;余老師不只是詩人,同時也是散文作家,也是文學跟文化的評論家,他的第一本散文集「左手的謬思」,是我這一輩念大學時,非常重要的文學欣賞跟美學啟蒙書,我要在這邊謝謝余老師。』
余光中、齊邦媛與漢寶德都生於戰亂,有著悲天憫人的情懷,透過文字、建築,將自己的經歷化為永恆,也照亮台灣文化的道路;他們的作品成為引領人心向前邁進的深邃力量,除了透過文化獎表彰3位的貢獻之外,也提醒人們文化滋潤心靈、啟蒙生命的重要意義。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