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米食推廣 台灣小吃碗粿也有產銷履歷身分

  • 時間:2019-06-12 12:06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林幸虹
米食推廣 台灣小吃碗粿也有產銷履歷身分
農委會推廣國人米食消費,繼產銷履歷蘿蔔糕、芋頭糕之後,12日宣布再推出台灣美食小吃碗粿。(圖:陳林幸虹 攝)

農委會農糧署近幾年為提升國內民眾對於米食的消費量,積極輔導業者選用台灣在地生產的產銷履歷稻米,製作蘿蔔糕和芋頭糕,今天(12日)則是推出台灣小吃碗粿,讓台灣小吃也能擁有產銷履歷的身分。

根據農糧署的統計,台灣民眾在1981年(民國70年)時,每一個人吃的米食消費量1年平均為99公斤,到去年年底為45.4公斤,也就是說,過去38年來,台灣每個民眾的平均米食消費量減少一半以上。農糧署也分析,主要是受到多元需求,以及西洋文化的影響,所以國人的米食消費量才會愈來愈低。

因此農委會近幾年積極推廣米食,並和業者合作,透過加工,讓民眾可以在很快速的時間,可以享用到台灣的傳統米食製品,進一步提高米食的消費量。繼蘿蔔糕、芋頭糕之後,12日宣布再推出台灣美食小吃碗粿,且都有產銷履歷驗證,除了控管製程,也能追溯生產源頭。農糧署署長胡忠一說:『(原音)但是在現代,因為需求比較簡單,要馬上快速可以吃得到,所以很多的傳統,過去傳統的飲食文化就消失掉,希望藉由相關去喚醒過去經典的米食,如何讓它簡單化,讓一般消費者可以很快,很簡單,而且很安全,安心且合理價格可以買得到。這樣我們在米食的推廣上,才有辦法可以和西洋快速飲食競爭。』

事實上,在農糧署的推廣下,台灣每位民眾平均對於稻米的消費量,去年比前一年還要揚升0.9公斤,農糧署也希望能夠很快突破50公斤以上。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