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印度禁稻米出口 氣候變遷衝擊糧食供應警訊

  • 時間:2023-09-15 10:49
  • 新聞引據:採訪、法新社
  • 撰稿編輯:鄭景懋
印度禁稻米出口 氣候變遷衝擊糧食供應警訊
稻米。(圖:Pixabay)

印度今年7月宣布將限制部分稻米的海外出口,導致國際米價節節攀升,有專家認為,這是氣候變遷影響糧食供應所帶來的重大警訊之一。

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印度,今年7月宣布禁止「非巴斯馬蒂白米」(non-basmati white rice)出口,以抑制印度國內高漲的米價,此舉導致全球米價8月達到15年新高。

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表示,儘管全球主要糧食價格在8月走跌,但米價卻上漲了9.8%,反映出在印度的禁令後,全球稻米貿易所受到的干擾。

疫情、烏戰與氣候 印度祭稻米出口禁令

稻米是全球重要主食,印度佔全球稻米貿易量的40%,這印度這次禁止出口的非巴斯馬蒂白米,佔其稻米總出口的25%。

事實上,印度先前就試圖控制國內米價,去年9月曾禁止出口為非洲部分地區主食的碎米(broken rice),並對其他稻米施加關稅。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等因素,接連打擊全球供應鏈,再加上聖嬰現象(El Nino)相隔7年後在今年回歸,進一步加劇了對農作物產量的衝擊。

全球各地的氣溫在今年接連打破紀錄,使得今年可能人類歷史上最熱的一年,但可能持續增強的聖嬰現象,將使得全球氣候變得更加惡劣。

雖然印度北部部分地區今年經歷了嚴重水患,但8月仍是該國有紀錄以來最熱、最乾燥的8月。為印度帶來80%降雨的季風季節,今年的降雨也遠低於正常水準。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旗下的BMI分析指出,2023-24年度的全球稻米出口量可能會減少8%。

泰國越南搶佔市場 聖嬰現象成威脅

目前,這場危機為印度的競爭對手,第二和第三大稻米出口國泰國和越南提供了機會,這兩個國家今年的稻米出口量都有所增加。

越南農業暨農村發展部官員阮如強(Nguyen Nhu Cuong,音譯)宣稱稻米將「豐收」,並計劃增加種植面積。

但新加坡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東南亞氣候變遷計畫的專家盧德(Nguyen Khac Giang,音譯)警告,聖嬰現象往往伴隨著乾旱的天氣,這意味著前景不太可能一帆風順。

盧德告訴法新社:「我的疑問是他們是否可以繼續做到這事,一旦聖嬰現象在今年年底開始發威,屆時供水將變得更加稀少」。

盧德說:「我認為今年年底,尤其是明年初將非常、非常的艱難。」

聖嬰現象指的是中太平洋與東太平洋赤道位置大規模異常升溫。這種氣候模式平均每2到7年發生一次,持續約9至12個月。通常會導致亞洲乾燥,以及北美和南美部分地區的降雨過多。這個現象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增強。

據BMI指出,即便在印度實施最新限制前,聖嬰現象的影響就已經推升了稻米出口價格。

泰國國家水資源辦公室這個月表示,泰國目前的全國降雨量比原先預期減少了18%。

雖然遲到的降雨仍可能彌補這個缺口,但該機構已經表示,他們擔心聖嬰現象造成的乾旱。

米價上漲是政治問題 氣候問題需更多關注

惠譽解決方案(Fitch Solutions) 農產品分析師哈特(Charles Hart)表示,印度的禁令後果是在價格上的,而非供應上。

哈特強調,這並不是一種耗盡稻米的時刻,並指出,其它國出口國並未跟進印度的限制措施。相反地,這種情況可能會迫使在疫情期間的消耗後,重建起的庫存減少,並促使進口商尋求新的交易,並實施地方性的限制。

最大稻米進口國之一的菲律賓,在9月宣布實施全國稻米價格上限的幾天後,與越南簽署了一項協議,以協助穩定供應。

但對一些人來說,難以承受的價格就等同於供應不足,也等同於糧食減少。

盧特認為:「這不只是一個糧食供應問題,也是一個社會穩定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而當前的混亂應該讓決策者有所警戒,需要更加關注各個領域農民的困境。

專家認為,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對農業生產力的影響,需要更被重視。位於新德里的科學暨環境中心(Centre for Science and Environment)氣候變遷研究員哥斯瓦米(Avantika Goswami)指出,在印度,決策者需要發展出更好的預警系統,和新的耕作模式,

哥斯瓦米表示,不穩定的天氣模式已成為新常態。「現在,這是一個早期適應的例子。從長期來看,全球碳排放量必須下降。」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