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九大零售通路商減塑評比 綠色和平:全聯蟬聯第一

  • 時間:2020-10-13 11:27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劉品希
九大零售通路商減塑評比 綠色和平:全聯蟬聯第一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羅祖珍。(劉品希 攝)

「綠色和平」今天(13日)上午公布今年九大零售通路商減塑評比,全聯超市蟬聯第一,但仍遠遠不及格。「綠色和平」專案主任羅祖珍表示,所有企業都沒有設定總體塑膠減量目標,減量方針只著重在材質替換,效果不彰,她呼籲企業須盡快發展重複使用方案。

近年,食品包裝已躍升為最大宗的海洋廢棄物,近5年,台灣ICC淨灘統計數據顯示,平均每公里就可發現100多個食品包裝;根據美國海洋保育協會今年發布的最新全球淨灘統計,食品包裝超越了菸蒂,成為淨灘第一名常見的垃圾,而超商、超市、量販店等零售通路是民眾購買這些一次性包裝的主要來源。

「綠色和平」去年便首次公布台灣九大零售通路企業減塑表現,結果通通不及格,經過一年的追蹤,「綠色和平」13日上午再度公布評比,結果表現僅微幅上升,各業者仍然通通不及格。綜合評比「減塑政策」、「減量行動」、「倡議與創新」、「資訊透明」等四面向,由全聯超市蟬聯第一名,但總分也只有28.6分,其次是28.0分的全家超商,頂好超市則以9.2分墊底。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羅祖珍指出,沒有任何一家企業願意全面公開塑膠總用量,而根據5家企業所回覆使用的一次性包裝塑膠用量,其中有些也僅限於自有品牌或是飲料杯,光是這些加起來,一年所使用的一次性用品總數量就達22億6,828萬件,共1萬2,733公噸,需要4,244輛垃圾車才載得完。

羅祖珍表示,目前零售業仍欠缺重複使用方案,雖然不少企業今年提出替換材質的方式減塑,像是全聯提出改以PLA替換保麗龍、塑膠盒等生鮮包裝,但一年用量仍高達5,800萬個,且大多無法回收,並非治本的方法。她說:『(原音)那新型態的塑膠包裝的材質,他們其實在現在的回收機制上是沒有辦法處理的,業者如果宣稱它能夠去自然分解,其實他們也並沒有負起收回的責任,確保它能夠進入可以分解的環境當中。那這一些大量的、一次性的包裝,不管是什麼樣的材質,當它掉入環境中,對於生物的危害還是一樣的,危害並沒有比傳統塑膠來的小。』

羅祖珍說,零售通路商應妥善運用上架、促銷、包裝方式的決定權,要求品牌商減塑,採裸賣、可退還並重複使用的包裝;他們也要求企業承諾總體塑膠減量,而非只限於自有品牌。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