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迎戰假訊息/別手滑! 查證再轉傳避免觸法

  • 時間:2022-06-22 15:13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王韋婷
迎戰假訊息/別手滑! 查證再轉傳避免觸法
學者建議民眾在面對各類訊息時,除了提高警覺,也應養成查證的習慣,避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危害公共利益的幫凶。(圖:Wunderstock)

假訊息操作模式繁多,許多民眾常不經意便協助散播,甚至因此面臨觸法的疑慮。學者建議民眾在面對各類訊息時,除了提高警覺,也應養成查證的習慣,避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危害公共利益的幫凶。學者也提醒媒體和社群平台業者應盡到查證或標示提醒的責任,才能鞏固民主社會的言論自由。

順手轉傳 小心成為假訊息散播幫凶

假訊息已成為近年備受關注的議題,在言論自由受到國際肯定的台灣,網路上充斥各種資訊,民眾雖意識到面對假訊息的嚴重攻擊,但平時在使用網路或社群軟體時,仍可能在不知情或沒注意的情況下轉發假訊息的內容,如何避免自己成為散播的幫凶,成為必要的課題。

恩典法律事務所律師施宥宏指出,一般民眾若因散布假訊息觸法,通常涉及妨害名譽或誹謗等,但若要以「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理,則必須達到「足以影響公共安寧」的程度。另外,假訊息是否成案也必須考慮兩大因素,就是動機是否故意,以及內容是否與公共利益相關,尤其若是透過網路廣為傳播,罪刑可能會加重。他說:『(原音)因為散布你還要加上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這個部分就要看每個法官、每個檢察官的認定,有的法官認為這沒有很嚴重,有的認為很嚴重,所以這要個案衡量,但我們就是基於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我講的話會不會造成公眾的害怕跟影響社會動盪不安,或是真的影響到人家的身體健康,要這樣去衡量。』

施宥宏提醒民眾在轉傳訊息前,可以其中的關鍵字查詢是否有相關正確的報導或資料、是否與內容相符,或是透過165反詐騙電話、可協助查證的LINE官方帳號等方式確認訊息屬實。

避免觸法 轉傳前查證是必要動作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涂予尹也指出,有時民眾不經意轉傳假訊息時,並非是相信訊息的內容,而是相信訊息的來源,因為來源通常是自己的朋友或長輩,於是出於對人情的信任或是敬重而轉傳,卻讓自己面臨觸法的風險。

涂予尹認為,一般民眾在面對似是而非的假訊息時,能做的有限,只能盡力查核,而在面臨訴訟時,有無查證動作也將是被認定有罪與否的關鍵。涂予尹說:『(原音)我記得有個案例裡面,是台中某個案子,被起訴的被告他在轉發這個訊息之前,他有先去問他跑地方線新聞記者的朋友,所以法院就認為他其實就沒有所謂的散布謠言的故意,或說他的可責性就比較低,最後認為他無罪,可是我覺得說就是一般人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夠信賴的記者朋友…』

由於假訊息操作模式繁多,更因網路科技的強大,可透過演算法輔助精準投放,更容易取得接收者的共鳴與認同,而卸下防備。負責召集行政院「防制假訊息危害專案小組」的政務委員羅秉成便提醒,許多民眾可能因此成了「在地協力者」而不自知,因此在轉發訊息前一定要三思。羅秉成說:『(原音)在台灣有一些在地協力者他不一定是自己認知到自己是有被利用,變成是另外一種被召喚的族群,政治立場上的不同等等,或是故意的去製造政治的對立的族群,互相的去攻伐,這個也等於幫了忙,但這幫忙可能是在不知情底下被利用,這是為什麼我們特別強調很多訊息的轉發等等要特別小心,你可能被利用而不自知。』

媒體查證+平台資訊揭露 防假訊息發酵

日前,「郭彥均事件」掀起很大的波瀾,也讓假訊息議題再次受到熱烈討論。長期研究假訊息的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表示,有別於過去通常是由個人轉發內容農場的文章,將假訊息散布出去的操作模式;這起事件則是媒體大肆報導郭彥均的發文後,才出現內容農場跟進複製或轉貼的現象。

沈伯洋認為,「郭彥均事件」難以判定是否與境外假訊息攻擊有關,但凸顯因一般民眾缺乏專業背景,媒體過濾及辨識能力便成為防制假訊息的重要一環。媒體必須盡到查證的義務,社群平台也要做到資訊盡可能揭露,才能提供民眾足夠的判斷基礎。沈伯洋說:『(原音)有的頻道接受大量的直播donate,這個donate是來自於哪個國家,這其實是要揭露,因為這個就跟業配其實是一樣,如果平台揭露得夠多、資訊夠多,一般民眾才會有判斷的依據;不然的話,他完全不做任何揭露,他就只是說我就只是個影音平台,讓大家上傳,那大家根本就連判斷的基準是什麼?這樣叫大家要能夠媒體識讀其實很困難。』

身為資訊主要來源 媒體肩負查證重任

由於新聞媒體仍是民眾接收資訊的主要來源,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所長洪貞玲也認為,「郭彥均事件」引發很大的爭議與討論,更顯示主流媒體的角色非常重要,社會仍對於主流媒體處理新聞資訊的專業與自律有高度期待。

洪貞玲指出,像是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對於新聞報導引用網路素材便訂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因為網路訊息常有許多簡化或跳躍的文字,新聞媒體在處理相關資訊時,應該更加謹慎,不可因為競爭壓力或為搶快而犧牲新聞專業。她說:『(原音)我們現在好像很習慣台灣媒體大量的使用網路的消息來源,你可以看台灣這些24小時的新聞台,一節的新聞節目裡面到底有幾則,可是這個並不是全球的新聞報導的普遍現象,所以我們會不會因為這個市場邏輯跟搶快的這些邏輯,用來合理化、同時犧牲了該有的新聞專業,我會認為長期以往,其實它犧牲的是新聞在這個社會裡面的公信力。』

涂予尹也指出,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兩黨總統候選人政見辯論中,當時的總統川普提出某些主張或言論時,有些美國主流新聞媒體會在轉播畫面閃出字幕,提醒民眾川普的發言有虛偽的可能。涂予尹認為美國媒體的做法或許可供國內媒體參考,納入平日新聞採訪編輯的流程中。

此外,面對假訊息操作變化多端,要避免對社會或國家造成傷害,除了思考完善法制面、媒體與社群平台要盡到查證責任外,長期而言,媒體識讀教育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畢竟假訊息攻擊鎖定的目標是民眾,若能透過媒體識讀教育培養民眾接收資訊的警覺性,以及判斷發布訊息的載體是否可靠的能力,便可提升民眾對假訊息的「免疫力」,大幅削弱這類認知戰的攻擊效果。(記者歐陽夢萍、王韋婷採訪報導)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