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核武支出、核彈數增加 全球武器裁減努力受挫

  • 時間:2023-06-14 19:00
  • 新聞引據:採訪、法新社、Japanese Times
  • 撰稿編輯:鄭景懋
核武支出、核彈數增加 全球武器裁減努力受挫
研究顯示,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升高,2022年幾個國家的核武軍備增加─尤其是中國。 (圖:@SIPRIorg)

儘管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們在今年峰會上,重申將為致力實現無核武世界,但最新報告顯示,全球核武支出連續3年成長,核彈頭數量也較前一年增加,反映出全球安全環境的惡化。

七大工業國集團的領導人在今年5月底,齊聚日本廣島的原子彈爆炸遺址,並發表了一份聯合文件「廣島願景」,重申對裁減核武議題的重視。但近期公布的兩份報告卻指出,擁核國家去年在核子武器上的支出與核彈頭數量,都比前一年增加。

去年全球核武支出 將近830億美元

「國際廢除核武運動」(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Abolish Nuclear Weapons, ICAN)6日12日公布一份報告指出,全球擁有核武的國家,去年在武器和相關系統上支出了將近830億美元。

目前世界上有9個擁核國家,包含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中國、印度、巴基斯坦、北韓與以色列。

報告指出,美國的支出比其他擁核國家的總和還要多,達到437億美元;俄羅斯的支出為96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22%;中國的支出為117億美元,約美國的四分之一。

美國為首 擁核國家更新核武運載系統

這份報告的共同作者、ICAN計畫協調員史奈德(Susi Snyder)表示:「每一個國家正在現代化其武器,以及運載這些武器所需的系統」,像是飛彈、飛機和潛艦。這些支出包含在研發、測試、製造,以及各種必要零組件的投資。

史蒂文斯理工學院(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核武器歷史學家維勒斯坦(Alex Wellerstein)指出,除非開發出更多生產核子燃料的基礎設施,否則核武支出背後的主要因素是運載系統,運載系統「比彈頭昂貴得多,並且需要大量人員投資」。

以美國來說,運載系統的投資,意味著開發和建造新型核子潛艇、取代B-1和B-2轟炸機的機種、更精確的引爆系統,以及大規模改造指揮、控制和通訊基礎設施。

儘管美國可能不會擴大其核武數量,但美國正在投資基礎建設的大規模翻新,這可能讓核武生產的速度,加快到數十年前未見的程度。

在俄羅斯方面,增加的支出代表著「薩爾馬特」(Sarmat)洲際彈道飛彈(ICBM)等新型運載系統的開發。中國方面則沒有公布武器庫的相關細節,但其支出顯然會用於發展更多彈道飛彈和超音速運載裝置。

去年全球核彈頭數量 中國增加最多 

另一方面,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SIPRI)也在6月12日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全球在2023年1月的核彈頭數量估計有1萬2,512枚,其中軍事庫存中可動用的核彈頭為9,576枚,比2022年增加了86枚,其中俄羅斯與美國分別擁有4,489枚和3,708枚。

報告指出,全球約有2,000枚核彈頭處於高度戒備狀態,這代表著它們被安裝在飛彈上,或被存放在擁有核子轟炸機的空軍基地。這些高度戒備的核彈頭幾乎全部來自俄羅斯或美國。

SIPRI的報告也指出,中國去年增加的核彈頭數量最多,從原本的350枚增加到410枚,並預期中國的核彈頭數量仍會持續增加。其他增加核彈頭庫存數量的國家還包含印度,巴基斯坦與北韓。

SIPRI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計畫資深副研究員克里斯登森(Hans M. Kristensen)表示:「中國已經開始大幅擴充其核武庫。這讓人越來越難認為這一趨勢符合中國宣稱的目標,也就是中國僅擁有維護國家安全所需的最低限度核子力量。」

烏克蘭戰爭打擊核武裁減努力

在這兩個機構發布最新報告之際,核武裁減的努力因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遭受重大挫敗。美國暫停與俄羅斯的戰略穩定對話,莫斯科也在今年2月暫停參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這是美俄之間最後一項限制核武器的條約。

同時,由於俄羅斯一連串的舉動,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已經把俄羅斯的核子威懾,提高到高度警戒的狀態,並且在白俄羅斯部署核武,都不斷升高了核戰的風險。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核武政策專家兼資深研究員趙通(Tong Zhao)表示,缺乏足夠的國內自制和國際武器控制協議,再加上日益加劇的「大國競爭」正在「產生外溢效應,加劇了過度核支出的問題」。

SIPRI所長史密斯也發出警告:「我們正在進入人類歷史上最危險的時期之一。世界各國政府必須找到合作的方式,以平息地緣政治緊張、減緩軍備競賽,並應對環境崩潰和世界飢餓加劇帶來的日益惡化的後果。」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