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在天堂門前留步(一)/自殺死亡率高 台灣老人為何不快樂?

  • 時間:2023-06-30 15:09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劉品希
在天堂門前留步(一)/自殺死亡率高 台灣老人為何不快樂?
※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若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pexels圖庫)

台灣65歲以上長者自殺死亡率一直高居各年齡層之冠,近年也不時傳出高齡者自殺死亡的憾事,究竟為何有這麼多長者想提前離開這個世界?又為何周遭親友或這個社會無法在憾事發生前及早發現並阻止?

2022年的電影「超難搞先生(A Man Called Otto)」由美國知名影星湯姆·漢克斯(Tom Hanks)主演,講述一名老先生喪偶後,失去生活動力,對於身邊的人、事、物充滿冷漠與怨懟,似乎沒有理由獨留於世,於是多次試圖自殺。近年來,台灣也不時傳出年長者自殺死亡事件,甚至包括知名人士,在震驚、感嘆之後,台灣社會是時候面對這個可能會越來越嚴重的問題。

老人自殺歸因8字 鰥寡孤獨老病久衰

台灣老年人的自殺死亡率一直處於高峰,2017年之前,65歲以上的自殺死亡率均在每10萬人30人以上,即使近年稍見下滑,但根據衛福部「2022年國人死因統計」,65歲以上的自殺死亡率仍高居各年齡層之首,達1,138人,每10萬人中便有28.4人,台灣的老年人為什麼這麼不快樂?

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以8個字總結老年人自殺的危險因子—「鰥寡孤獨、老病久衰」。

在生命歷程的最後階段,兒女相繼離家自立,攜手數十年的老伴常是生活及心靈的最大依靠,若其中一方因疾病或意外離去,留下的伴侶不僅生活面臨巨變,心靈上也將受到難以撫平的傷,因此,許多長者在喪偶後意志消沉,甚至一蹶不振;即使在重創後重新站起,也必須面臨另一個挑戰—孤獨。

孤獨感是這個時代全球最大的公共衛生挑戰之一,尤其在面臨結婚率低、少子化及超高齡社會的台灣,更是不可忽視的潛在危機。

蔡佳芬進一步指出,孤獨分為「物理上」的孤獨與「心理上」的孤獨,物理上的孤獨指的是自己一人生活。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統計,全台有57萬多戶高齡獨居,與10年前相比,增幅將近100%;更令人憂心的,是被遺漏在這數字之外、未受到重視的「偽獨居」現象。蔡佳芬:『(原音)我覺得現在有蠻常見一種狀況,是你以為他沒有獨居,但他是真獨居。為什麼人家講什麼「偽單親」,差不多那個意思。就是因為子女或是配偶假設他有在工作或是就學,你白天也是一個人,你雖然有跟他住在一起,可是事實上那個孤獨的實質還是存在,那這個是物理性的,就是說你就是一個人。』

兒女在外或夫妻失和的「偽獨居」者被家庭的外殼包裹,內心的孤寂感也因此被忽略,若再缺乏與朋友的往來、和社會的連結,很可能直到憾事發生後,才驚覺這種心理孤獨已將其吞噬。

北榮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分析,年長者自殺風險因子歸結8字「鰥寡孤獨、老病久衰」(劉品希 攝)

除了鰥寡孤獨,老病久衰更是難以避免的現實。每個人可以選擇不婚、不生,卻無法選擇不老,生理年齡變老往往比想像快速,隨之而來的疾病更常令人措手不及;即使沒有病痛,面對身體機能無可避免的衰退,也很可能因此覺得無力、無奈,進而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沮喪。蔡佳芬:『(原音)其實大部分的時候,老化帶來的就是一種衰弱,甚至你沒有病、你甚至沒有一個癌症、你甚至沒有一個講得出病名的病,可是衰弱這件事對一個老年人來說,他就是不太好接受。他以前可以自己跑來跑去,他現在其實也沒有病,可是他現在就是走不遠,這些都改變了他的生活,然後他對這個可能沒有一個很好的預備,不知道怎麼去面對。』

自殺動機被合理化 成致命風險

『(原音)兒子不結婚、女兒不結婚,那個爸爸就一直煩惱,煩惱到變成憂鬱症,可是他最後已經到末端了,他憂鬱症很嚴重了,已經想不開了。因為這樣子,太太其實那陣子也陪他了,也怕他做傻事,也陪他到雙和醫院看醫生,也都給藥,到最後還是想不開。』新北永和民權社區理事長邱秀蘭談起社區中的艾爺爺(化名)就是老人憂鬱自殺的真實寫照,罹患憂鬱症的他打不開心中的死結,最終還是跨出了無法挽回的一步。

「鰥寡孤獨、老病久衰」將長者推向憂鬱的風險中,退休、喪偶、兒女離家、社交減少、疾病纏身、體能衰弱等種種因素堆疊,也讓老年憂鬱症的盛行率遠高於其他年齡層,成為自殺最主要的風險因子,當思緒走入死胡同卻未被察覺、當信念搖搖欲墜卻未獲支撐,保衛內心的城牆很可能輕易地一擊便垮。

蔡佳芬便指出,很多人終其一生或許曾想過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可能因為為人父母或子女,許多牽絆與責任為這種想法踩下剎車;可一旦進入老年期,「自己責任已了」、「減輕兒女負擔」等念頭常賦予自殺行為合理的解釋與正向的意義,因而加速墜落。蔡佳芬:『(原音)我聽過很多病人這樣講,我責任已了,我孩子都養大了,所以現在他們不用我擔心了,那我應該是可以走了,甚至他們還會更進一步的合理化自己的行為。當他想尋死、不想活的時候,他會想說我死掉,我小孩就減少負擔,他們就不用花錢來照顧我了,所以他賦予自己自我傷害行為一個比較好像正向的意義,這樣會加強他去這樣做的衝動跟決心,這是一個比較嚴重的、令我們比較擔憂的地方。』

除了動機,老年人的身體更加脆弱,且自殺手段傳統但致命,一旦付諸行動,便難以救治,這也是造成年長者自殺死亡率偏高的重要原因;而獨居長輩身旁無人,自殺不易被發現,搶救更為困難,因此自殺死亡率比其他老年族群來的更高。

與社會斷鏈 憂鬱症找上門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副司長鄭淑心分析指出,台灣65歲以上呈現年齡越高、自殺死亡率也越高的現象,這與鄰近的韓國相似。而在疫情期間的2年,老年人自殺死亡率更微幅上升,研判是社交隔離導致孤獨感增加,有些則是已有憂鬱症病史,但因疫情而不敢出門就醫,導致病情惡化。

根據衛福部2017年「老人狀況調查」,20%的高齡者有時或常常感到孤單寂寞;老人福利推動聯盟也連續2年針對6都銀髮族進行「幸福力調查」,結果有21%長者認為自己的身體和心理整體健康狀況不好,更有高達一半以上、52%長者過去3個月完全沒有社會參與。老盟秘書長張淑卿表示,這是非常可怕的現象,這些長者與外界交流的唯一管道就是看電視,但現在的新聞充斥負面、對立的訊息,越看心情越差,與社會斷鏈、情緒又沒有出口,憂鬱症便悄悄找上門。張淑卿:『(原音)當他社會參與降低,那他可能因為環境障礙、因為可能身體障礙、因為心理障礙,他就產生了嚴重的斷鏈。而且他因為也沒工作,也沒有子女,甚至是子女遠在天邊,好一點可能台北跟台中的距離,也蠻多是因為遠在國外,有些甚至是同住的家人,可是事實上生活作息不一樣,他就是沒辦法,他就會產生這樣一個障礙,他就慢慢退化,比如憂鬱,除非你知道他已經出現問題了,你把他帶去就醫,才會做診斷,可是很多長輩他就關在屋子不出來啊,誰會帶他去就醫?不知道。』

令人擔憂的是,在這些數字背後,可能還有更多沒有病識感或不願就醫的長輩。立委吳玉琴:『(原音)我們老人的憂鬱症大概有16%到26%的盛行率,16%到26%其實是蠻高的,可能有四分之一的老人基本上潛在可能都有憂鬱症的情形,但是你又沒有去做篩檢,或是你沒有去做看診,那可能確實是有黑數。我們怎麼樣把這群人、大概有四分之一的人,怎麼把他發掘出來,然後引導他走出來,這個可能是另外一個課題。』

立委吳玉琴表示,老人憂鬱症有許多「黑數」。(歐陽夢萍 攝)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2022年9月公布的研究結果,高達87%中高齡憂鬱症患者覺得就醫便利,卻只有27%患者尋求醫師治療,最終僅11%患者獲得有效治療,台灣中高齡憂鬱症就醫率仍低於歐、美、日等國。

憂鬱症狀常被誤認老化現象

罹患憂鬱症的長者沒有篩檢或就診,除了缺乏病識感或抗拒就醫外,憂鬱症的症狀常與其他疾病的生理症狀重疊,因此常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而難以鑑別、診斷,也是重要原因。蔡佳芬:『(原音)因為憂鬱症的症狀它裡面有一些生理性的訊號,如果發生在一個20歲的人身上,你一定會覺得他有問題,因為他不應該躺在那裡沒有力氣、他不應該整個大腦好像很停頓,然後注意力都不集中、很恍神;可是如果發生在一個老年人身上,你就可能會誤會,例如說他抱怨他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服,那你想說他有癌症啊,你想說他本來就有慢性病啊;他說他哪裡痛,你想說他本來就關節退化,所以確實老人憂鬱症一個困難的點,就在於包含病人自己都可能會把這些東西當成是身體其他疾病的症狀。』

有些憂鬱症並非表現在情緒上,而是以身體的症狀來呈現內在情緒的困擾,長輩可能會食慾不振、容易疲倦、難以入睡、口渴、便秘。此外,長者憂鬱也可能會出現不理性的妄想、坐立難安、不想與人交談,或是出現認知功能障礙,如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這些認知功能障礙乍看之下與失智症極為類似。

面對可能已了無生趣的長者,周遭的親友是阻止他不斷下沉的第一道防線,但究竟要如何察覺身邊的長輩可能罹患憂鬱症或有憂鬱症傾向?蔡佳芬提醒,首先要觀察長者是否「變得和以前不一樣」,觀察指標包括體重減輕、出門次數降低、說話頻率減少、抱怨程度改變等;另一個則是出現「醫學無法解釋的疾病」,有時可能就是憂鬱症的前期徵兆,因此,要釐清長者是否罹患憂鬱症,必須身、心同時考慮。蔡佳芬:『(原音)其實他沒有騙人,就他真的有問題,他真的不舒服,他真的求助,只是問題不是身、而是心。你每次都帶他去看,醫生都說沒有問題,要不然就是搞錯方向,要不然就是看錯科,而不是真的沒有問題,有誰會一切都很好,然後每天唉,討拍就是一種心理需求,這是一個訊號,我們就是用這個角度去看,或許可以比較多的...就是發覺前期的問題,因為前面可能都只是輕微焦慮、輕微憂鬱,畢竟要進展到一個自殺行為,這中間應該還是有時間。』

退休非養老 讓第三人生再度燦爛

當然,除了旁人被動的防範,自己主動預防憂鬱來敲門才是最好的處方。首先就是要照顧好自己的心情,坦然接受老化的必然,不要總認為自己會成為兒女的負擔,並勇於接受及學習新知,走入人群、服務社會,努力讓自己活得自在、有尊嚴。吳玉琴:『(原音)我要講的是第三人生,而不是退休養生。從我過去在做老人工作的時候,我看到好多長者投入,我的上一輩長者他們投入,成為老人會、老人團體的幹部,我就覺得他們非常有活力,就是他至少有目標在服務這些老人、辦活動,整個的活力非常充足,我覺得這是人生有很清楚的目標跟工作,這個就是他們可以讓自己保持健康、心理健康一個非常重要的...應該是外在環境。』

走入人群讓自己充滿活力,是長者預防憂鬱的最好處方。(歐陽夢萍 攝)

瑞士哲學家阿密爾(Henri Frederic Amiel)曾說「知道怎麼老,是智慧的傑作,也是生命這門偉大藝術最困難的章節之一」。老化是必經之路,如何「快樂變老」已成為人生的必修課,有許多功課得事前準備,除了接受身體老化的衰退病痛、懂得老化過程的離別失去,也要提早規劃老年生活的目標及重心,當你老了,才能從容面對、臨危不亂。

目前全台共有398萬多名65歲以上長者,台灣也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但社會仍普遍存在「退休即養老」的觀念。隨著平均餘命拉長,許多人退休後仍有20年的歲月,無論是再度投入就業市場或是擔任志工回饋社會,都是保持生活動力、維持身心健康的方法。

憂鬱並非無藥可醫,也並非必經之途,在卸下工作的壓力、養育的責任後,面對老年,若提早做好準備,就能與憂鬱擦身而過,也能讓第三人生仍充滿各種可能性。

遲暮之年,天堂門前,記得留步,為人生譜出躍動的終曲,別劃下戛然而止的休止符。(歐陽夢萍、劉品希 採訪報導)

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生命線專線「1995」、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或衛福部安心專線「1925」。

延伸閱讀
在天堂門前留步(二)/社區老老照顧 獨老不孤老
在天堂門前留步(三)/安身也安心 高齡政策要跟上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