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5個台灣的東南亞田野故事 《異地安身》揭民族誌研究幕後花絮

  • 時間:2023-08-10 12:08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念宜
5個台灣的東南亞田野故事 《異地安身》揭民族誌研究幕後花絮
《異地安身:台灣的東南亞田野故事》新書座談會將在8月下旬開跑。(圖擷自左岸文化臉書粉專)

對台灣人來說,東南亞是「異地」,但對東南亞移民來說,台灣才是「異地」,不過,如果身處在移民社區,例如中和緬甸街、木柵越南聚落,對台灣人而言又是另一種「異地」,一群政大師生在「異地」進行田野調查,在認識中國籍婚姻移民、越南籍客家人、越南跨國銜轉生、越南移民宗教信仰以及泰北華人社群的過程中,不只記錄受訪者本身的生命故事,也寫下反思筆記,這些反思筆記被集結在《異地安身》一書,透過書中5個台灣的東南亞田野故事,讀者將有機會以不同角度認識移民工以及多元文化。

長期開設「研究方法」課程的政大民族學系副教授高雅寧表示,由於她曾研究越南的少數民族,甚至學起越南語,所以在2017年她一加入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時,就鎖定木柵越南社群作為主要的田野研究據點,後來更打算集結木柵越南社群老、中、青三代的生命故事,出版《在身邊的越南史》這本書。

高雅寧表示,《異地安身》是《在身邊的越南史》的姐妹作,有別於後者呈現受訪者本身的故事,《異地安身》呈現的是田野工作者的反思與感悟。她說:『(原音)對民族學訓練或者人類學訓練,更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 ,寫他自己怎麼做研究,也就是說一個是前台,前台就是寫那些人的故事,可是後台就是,一個研究者他怎麼樣去看到這些故事?那他自己為什麼想要寫這樣的故事?所以《異地安身》其實是後台的部分,就是說這些研究者大概大部分都是還在學生的階段,他們為什麼想要做這樣的研究?寫那些故事對他們人生有什麼啟發?他們為什麼要去做這個東南亞移民(研究)、對這些東南亞移民議題有興趣?等於是前面那本書是寫別人,後面這本書的作者是寫自己。』

高雅寧透露,《異地安身》這本書中,5個台灣的東南亞田野故事作者都是她的學生(兩名越南留學生是高雅寧指導學生,其他幾位作者曾修過或旁聽過高雅寧的課),有的在台灣做田野,例如越南籍博士生黃素娥寫下她與越南跨國銜轉生的故事;有的則遠赴東南亞,例如碩士生徐俊文寫下他身為客家人到越南探訪客家族群的故事。

高雅寧說,那些田野工作的幕後花絮、田野工作者的現身都相對難能可貴,如果想更了解《異地安身》或與作者群面對面交流,8月19日在木柵忠順廟有新書擺攤活動,8月26日和9月17日也分別將在燦爛時光書店和女書店舉辦新書座談會,歡迎讀者共襄盛舉。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