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再祭台灣芒果禁令 學者研判不會僅止於此

  • 時間:2023-08-22 11:43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楊文君
中國再祭台灣芒果禁令 學者研判不會僅止於此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資料照/江麗華 攝)

中國近日對台動作頻頻,昨日宣稱在台灣芒果發現介殼蟲,即起暫停輸入,學者表示,不排除中國此舉是為了給台灣施加壓力,目前觀察在經貿方面的措施都不會影響中國經濟,後續可能「一波一波來,不會僅止於此」。

中國自2020年3月後,陸續以水果發現介殼蟲為由,暫停台灣鳳梨、蓮霧、釋迦、柑橘類水果等輸入,儘管今年6月又恢復台東縣部分果園的釋迦進口,但中國國台辦21日又以在台灣芒果發現介殼蟲為由,暫時停止輸入。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指出,台灣農業部必須先確認品管是否確實,若台灣檢驗措施都很嚴密、沒有問題,那就可推論中國是為了給台灣施加壓力;他分析,對岸近日屢傳終止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觀察從早收清單包括石化、運輸、機械、紡織還有少部分農漁產品等,都不是中國經濟所迫切需要的必需品,後續可能「一波一波來,不會僅止於此」。他說:『(原音)ICT產品的比重進口是逐年增加,這些是他需要的,他不會從這部分動手,但是他會動手的,就是涵蓋在進口替代裡面,對他經濟發展沒那麼關鍵的進口品,那農漁產品當然在裡面。』

對於中國曾禁止釋迦,但又恢復部分產地可進口,邱達生認為,這就可看出中國「人治優先」,並未講究科學證據,就經濟學來說,會讓兩邊的福利效果都下滑,對中國消費端、台灣生產端都不是好事。

邱達生也建議,若特定市場罔顧市場機制,又有特定政治目的,台灣要建立產品的無可替代性;尤其台灣農產品現在都走精緻農業,建議農業部應分散風險,也可以朝新南向國家推進。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