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大選最前線/聯合政府有利有弊 政策妥協重於權力分配

  • 時間:2023-10-31 18:13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王韋婷
大選最前線/聯合政府有利有弊 政策妥協重於權力分配
藍白合作拋出聯合政府主張,學者認為有利有弊,出發點必須是有共同願景,而不是因為有共同敵人。圖為行政院中央大樓。(圖:取自行政院臉書)

藍白合作拋出聯合政府主張,在半總統制的台灣,總統、國會都有民意支持基礎,籌組聯合政府對政府運作有何影響?學者認為,透過聯合政府共同執政,優點是確保施政穩定、多元決策;但缺點是政黨之間必須相互妥協,政黨理念若不一致,施政很容易陷入僵局。

聯合政府有利有弊 執政穩定V. S. 決策分歧

藍白合作進入政黨協商階段,雙方拋出籌組聯合政府,爭取立院席次極大化的主張。藍白政黨協商聲明提到,推動台灣第三波民主改革,避免一黨獨大;強化國會功能,行政院長應獲立法院多數支持。

聯合政府成為2024大選的熱門關鍵字,以往聯合政府較常在內閣制國家出現,理念相近的政黨彼此在政見上相互妥協,籌組聯合政府,共同執政。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表示,聯合政府的優點是可讓多元意見參與決策,理念相近政黨形成穩定多數;但缺點是政策經過妥協、讓步,可能順了姑意、逆了嫂意。

沈有忠表示,聯合政府的出發點必須是有共同願景,而不是因為有共同敵人而發起的負面動員。他說:『(原音)以現在台灣情況來講,我們看到藍白之間的聯合內閣,一開始的出發點是基於下架民進黨,也就是比較來自於負面動員,就是我們有共同敵人,那我們有共同敵人跟我們如何建立共同願景,這完全是兩回事。為了把主要敵人拉下來,接下來籌組聯合內閣,可是沒有共同願景的話,那麼這個聯合內閣未來執政差異性就會更大,如果藍白有些理念沒辦法達到共識,未來就是看到很多議題會出現僵局。』

台灣是半總統制,總統與國會都具有民意基礎,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胡博硯表示,聯合政府可以多種形式存在,只是外界討論的經典狀況是在內閣制國家。

他進一步表示,當取得執政權的政黨在國會沒有絕對多數,施政受到牽制,必須做部分妥協,與國會絕對多數政黨或政黨聯盟共同籌組內閣;或者執政黨在國會與其他政黨合縱連橫,成立國會聯盟,但並沒有參與內閣籌組,這些都是聯合政府可能的樣態。胡博硯說:『(原音)這個其實是法制上不一定會有的規定,但其實機制設計上是有可能,看總統怎麼去應用能力去拉攏他的票數。這幾席有可能加入政黨成為執政政黨的黨友,但是我不一定會在內閣中有位子,我可能成立執政的聯盟。例如像德國,他們要成立聯合內閣,他們不是只有分位子,在政見上面都必須要妥協。政見上面、政策上面妥協可能比分位子還要重要,最後才是說什麼事務是你管的,那就什麼部長是你派的。』

2000年經驗記憶猶新 憲政風暴山雨欲來?

以現行制度來說,立法院沒有閣揆同意權,但可通過行政院長不信任案,行政院長可依法向總統提出解散國會的請求。2000年朝小野大的經驗記憶猶新,2024大選過後,若贏得執政權的政黨在立法院沒有絕對多數,台灣是否可能發生立院倒閣、政院解散國會、重新舉行立委選舉的反覆循環,陷入憲政風暴。

胡博硯表示,朝小野大情況下,陷入施政僵局的可能性極高,國會絕對多數的政黨或聯盟可藉此控制行政院長人選。不過,他認為,制度運作仍有賴執政者的協調,也與政治操作有關係。胡博硯說:『(原音)我們稱不上真正的雙首長制,是因為我們給總統的支撐條文很少,總統的職權條文很少,總統最重要的職權是他可以提名行政院長不用通過立法院同意後任命之,當這個權力被立法院奪走後,基本上總統就沒辦法再控制行政權。倒完閣後,規定是行政院長可以呈請總統解散國會,總統是不是必然要解散國會,不一定,這後面變成是政治操作的問題。』

沈有忠表示,現行制度上有這樣的空間,但台灣過去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若反覆倒閣、解散國會、重選立委,將付出高昂的政治代價。沈有忠說:『(原音)因為我們選舉立委,在台灣政治文化來講,成本非常高,個別立委可能還是要付出非常巨大的預算,財政成本跟動員成本,所以他比較不願意短時間內進行兩次選舉,尤其是比較偏向地方派系的立委。倒閣的時間點上,就可以看到立委跟黨中央開始不見得會有一致的聲音,因為你要背葛行政院不見得要用最嚴厲手段倒閣,我相信台灣不會走到這一步,主要原因是立法院,台灣政治文化來講,立委之間的合縱連橫有時候還是可以超脫在政黨之外。』

沈有忠說,2000年時,台灣距離聯合政府只缺一步,也就是政黨協商;民進黨當時是國會第一大黨,雖沒有單獨過半,組閣仍具有正當性。他指出,前總統陳水扁任命唐飛擔任行政院長、新黨的郝龍斌擔任環保署長,從政黨角度看確實沒有透過政黨協商組成聯合政府,但實際上來說已經組成跨黨派政府。

政府運作非僅靠制度 藍白合作真有共識?

不過,沈有忠也擔心,2024大選會不會複製當年的情況;無論誰贏得總統選舉,但缺少國會第一大黨地位,各項重大政策或預算案將面臨杯葛。胡博硯表示,政府運作的順暢與否除了與制度有關之外,更多的仍是政治文化。他指出,政府體制的運作並不是只有投票,討論、合作、協商更加重要,任何制度都可能產生對抗,透過政治協商與討論,潤滑政府體制,使施政更加順暢。

沈有忠則表示,從其他國家經驗可知,聯合政府組成前必須提出聯合執政白皮書,說明具體施政內容;但從目前藍白的政黨協商聲明僅限於口號與原則,還沒看到具體的政策,兩黨是否真的達成共識,或者只是選舉的權宜之計,有待觀察。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