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新政局新挑戰/要民主也要監督制衡 台灣政治三足鼎立結構成形

  • 時間:2024-01-15 17:03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王韋婷
新政局新挑戰/要民主也要監督制衡 台灣政治三足鼎立結構成形
2024大選結果也說明,台灣政治生態正式邁向三足鼎立的結構,政治文化將完全翻轉。(圖:中央社)

2024總統與立委選舉結果出爐,民進黨的賴蕭配以558萬多票,擊敗國民黨的侯康配和民眾黨的柯盈配,贏得勝利;不過,民進黨在國會失去最大黨地位,新一屆立委席次呈現三黨不過半的態勢。學者分析,選舉結果顯示,相對多數的民眾肯定民進黨過去8年的執政路線,但是也有很多民眾希望在立法院能有更多的制衡與監督。另外,2024大選結果也說明,台灣政治生態正式邁向三足鼎立的結構,政治文化將完全翻轉。

三腳督影響因素多重 民進黨勝選但國會三黨不過半

2024總統與立委選舉結果出爐,民進黨的賴清德與蕭美琴以558萬多票擊敗對手獲勝,國民黨的侯康配拿下467萬多票,民眾黨的柯盈配拿下369萬多票。而在立委選舉部分,國民黨重回第一大黨,拿下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新國會呈現三黨不過半的情況。

勝選的賴清德得票率40%,民進黨政黨票得票率39%是三黨最高,但是卻失去國會席次優勢。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沈有忠表示,2024大選因為是「三腳督」,在3組人馬相爭的情況下,賴清德得票率雖沒有過半,但與第二名的侯康配拉開差距,仍有一定優勢。

至於立委選舉結果,沈有忠從政黨票與區域立委個別剖析,認為民進黨政黨票基本盤並未鬆動,但區域立委個別選區因素複雜,加上民眾黨參戰的關係,使得影響因素複雜許多。沈有忠說:『(原音)從一些跡象都可以看出來,可能席次或從得票率解讀民進黨在立法院沒有過半,或總統(得票率)沒有過半,這是一個結果,但是從結構面來看,我個人看法,第一個,回歸各政黨的基本盤,第二個,受到民眾黨衝擊,使得立法院和總統選舉結果變得更加複雜。』

選民要民主更要監督制衡 台灣政治生態邁向三足鼎立

沈有忠進一步表示,賴清德勝選,但民進黨失去國會優勢,也代表相對多數的選民肯定民進黨過去8年的執政路線,但是也希望有更多的制衡與監督。他說:『(原音)我覺得比較保守的主張應該是,還是有相對多數的民眾支持賴清德,或對過去8年執政給予肯定,但是也是有不少民眾,不能講過半,因為畢竟沒有集中在單一政黨或單一候選人身上,只能說還是說有不少民眾,或許站在監督角色,或是給民進黨警訊,投下不同對象。』

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曲兆祥表示,2024大選投票結果說明,台灣政治三足鼎立的選民結構已經成形,未來台灣政壇的生態將以此結構發展。曲兆祥說:『(原音)三足鼎立的台灣政治生態的分配大概已經成形,從現在開始,未來台灣政治生態競爭,生態結構上大概都是像這樣的結構,只不過三邊實力會互有消長,但基本上這樣結構已經出現。』

曲兆祥分析3組候選人的得票情況指出,賴清德得票數較蔡英文總統2020年競選連任時的817萬票,少了200多萬;國民黨的侯友宜比起當時韓國瑜的552萬票,得票進帳少了85萬。曲兆祥表示,賴清德在過程中穩紮穩打,守住綠營基本盤,可是對年輕選民的吸引力不足,長此以往將會侵蝕基本盤的根基。而侯友宜無法整合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沒有得到傾向藍營選民的支持,國民黨面臨支持者老化與內部分裂沒有癒合的危機。

曲兆祥表示,2020年總統大選基本態勢是兩強對決,但民進黨與國民黨在這次大選中,各有支持者流向柯文哲,顯示台灣政治生態已經轉變,民眾黨正在快速發展中,將會對台灣政治產生極大影響。

民眾黨攪動藍綠政治生態 改寫台灣政治文化

不過,曲兆祥也說,從民調觀察,民眾黨支持度起伏很大,後續發展難以評估,但可以確定的是柯文哲帶領的民眾黨已經打破傳統藍綠對決的政治架構。他說:『(原音)白色氣球吹越大的時候,自然會擠壓另外兩個氣球,綠的跟藍的,甚至擠爆其中一個氣球的可能性都存在。可是如果縮小的話,另外兩個氣球恢復原有張力,後面的小氣球逐漸縮小,甚至縮小到可能無足輕重,這種可能性某種程度也存在。反而是要看白的,不是好或壞,而是白色氣球變動性跟未來發展性。』

多元民主 三黨競合的未來?

民眾黨在大選過後成為不可忽視的第三黨,顯示選民厭倦傳統藍綠對決、非藍即綠的政治文化,台灣是否會就此朝向多黨制,或是類似歐洲多元民主的方向發展還需要觀察。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選民用選票傳達既要民主,更要監督、制衡的心聲,台灣的政治文化已經翻開全新的一頁,邁向新的民主里程碑。

另一方面,三黨競逐下的政治生態,不再只有對立,更多的是結盟或合作,兩大一小的競合、政治交換預料將頻繁上演,對政府施政穩定度、民主發展又會有什麼影響,還需要繼續觀察。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