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國產能料將過剩 台半導體復甦迎變數

  • 時間:2024-02-11 05:4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謝佳興
中國產能料將過剩 台半導體復甦迎變數
圖為晶圓產品。(資料照片/CNA)

全球歷經疫情、地緣政治風險,供應鏈庫存調整期,今年半導體業能否迎來重回復甦軌道,備受討論,另一方面,中國在美國高科技封鎖下,大力發展成熟製程,料將在2025年大量開出產能,面對中國成熟製程產能噴發在即,台灣以成熟製程為主的半導體業者又該如何自處?

揮別衰退一年 全球半導體盼迎復甦

2023年受到疫情、地緣政治帶來的高通膨、高利率環境下,全球經濟不振,終端需求疲軟,供應鏈庫存調整期原先預期第一季告一段落,無奈直到2023年都過完了仍尚未結束,2023年全球半導體營收預估衰退近1成。

放眼2024,儘管諸多不確定性仍在,但國內外預測機構多認為,歐美貨幣政策今年將不再鐵板一塊,可能出現降息曙光,且世界貿易量成長將優於2023,今年景氣不會比去年差。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STS)預測,今年全球半導體營收將由黑翻紅,有望成長1成3以上,其中,台灣有望成長14.1%。

上半年雜音仍在 全年恐低度復甦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就提到,全球數位轉型進入關鍵性階段,AI應用在各行各業如火如荼發生,全世界都需要AI相關的晶片、設計、應用端,這對台灣供應鏈發展非常有幫助。而半導體業者也認為,在AI浪潮下,今年先進製程將持續風光,尤以台積電挾先進製程優勢,可續居龍頭。新東向聯盟理事長、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說:『(原音)先進製程大概因為受AI的影響,先進製程應該今年還是看到非常樂觀的一個市場,另外一個是傳統的,包括汽車、電動車各方面這些比較傳產的需求,我想應該會在下半年有機會來復甦。』

儘管AI應用持續下放到各個終端領域,近期市場開始出現AI PC、AI 智慧手機,但學者認為,目前這些AI終端應用仍是處於試水溫的階段,要達到足夠成熟,讓消費者在使用體驗、娛樂體驗上真正有感,觸發大量換機潮,仍得等到2025、2026以後,整體而言,今年半導體業將是上半年仍有雜音,下半年才能確立復甦態勢,且較可能是低檔復甦。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說:『(原音)就是會看到部分的領域其實已經開始有出現好轉的態勢,但是這個現象並不是普遍的存在每一個領域,因為還是有部分像是成熟製程的這一塊,還是面臨比較大的,來自於中國的供給增加的一些壓力,所以可以看得出來,其實廠商可能在產能利用率還有在報價的部分,可能還並不是那麼樣理想。』

中國成熟製程產能噴發 供過於求將衝擊台廠

美中科技戰越演越烈,美國聯合日、韓、荷蘭、台灣等半導體盟友,對中國實施先進製程產品、設備等出口管制下,中國一方面試圖在先進製程上想方設法突圍,另一方面,也大量投資成熟製程,產能料將在2025年起大量開出,造成產能過剩,甚至讓市場供過於求。

分析師也示警,市場近期已傳出成熟製程報價下修的雜音,未來中國成熟製程產能過剩,將為好不容易看見復甦的全球半導體業,包括台廠在內帶來打擊,影響範圍除了以成熟製程為主的晶圓代工廠,連以中國市場為主的IC設計業者也可能受到衝擊。資深產業分析師陳子昂說:『(原音)台灣IC設計非常依賴中國市場,如果又聚焦在成熟製品,那他在未來3到5年會面對中國可能產能過剩,加上財政補貼、進口替代,如果未來仍然非常依賴中國市場的話,未來會面臨的競爭、替代跟威脅就會非常大。』

政策輔導切入先進製程、利基市場

面對中國成熟製程產能威脅來勢洶洶,國內學者、分析師多認為,相關台廠應趕緊將既有成熟製程升級,設法讓技術推進到先進製程及相關應用,切入新利基。今年1月底,國內晶圓代工廠聯電就宣布與英特爾合作開發12奈米製程平台,而其他二線晶圓代工廠也往車用等領域發展,就是為了避免未來要與中國展開價格戰。

至於台灣有2百多家IC設計業,不少屬於中小企業、新創團隊,手頭資金有限,為協助業者降低衝擊,政府的晶創計畫將扮演要角。經濟部長王美花說:『(原音)去年起的晶創計畫,經濟部技術司、產發署都在進行晶創計畫,讓企業在IC設計、更先進的半導體製程,讓廠商可以切入,更重要的是AI晶片應用,怎麼去研發各項應用出來。』

經濟部透過晶創計畫預算,今年以22億元預算協助IC設計、材料和設備業者切入先進製程、先進封裝,鼓勵研發16奈米以下晶片,並要連結高效運算、車用、AI等高值化應用,而在材料設備端,也補助發展異質整合相關領域,經濟部鼓勵多家廠商以組團方式提案,透過打團戰方式提高成功機會,希望協助業者衝刺先進製程產值比重,目標是今年要提升至43%。

中國產業發展模式素來以龐大資金、補貼傾全國之力扶持,從石化、面板業等經驗來看,屢屢造成產能過剩,影響全球供需,此次在半導體成熟製程端也料將如此。台灣半導體歷經數十年發展,在台建立完整產業生態系,不但分工綿密,又具有機動性,面對中國潛在的過剩產能威脅,廠商需抓緊機會,提前做產品差異化調整,才能免於陷入可能的價格割喉戰。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