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聚光燈下的永續戰「藝」/(二)綠色製作 表團摸索找出路(影音)

  • 時間:2024-02-19 10:14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聚光燈下的永續戰「藝」/(二)綠色製作 表團摸索找出路(影音)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每場演出都必需製作大量戲偶,相對所消耗的製作材料也非常高,設置永續小組,並提出自己綠皮書,檢討製偶流程。圖為劇團推出年度大戲「雪峰村上的惡人廟」。(無獨有偶提供)

因應氣候戰役,當場館開始啟動邁向綠色劇場之路,作為劇場核心的表演團隊,無可避免也要面對綠色製作的課題,對於表演藝術團隊來說,實踐永續非做不可,但也有其挑戰與兩難,這一場表團自救的生存戰役,才剛剛要開始。

一張白板,幾張板凳,再加上原有的燈光設備,就構築出整場演出的舞台搭設。阮劇團2023年新戲《陳文成的證明題》,試圖用最精簡的軟硬體呈現完整演出,甚至連演員的服裝,都只是平日自己生活的便服。

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原音)今天一個作品,它有一些話要訴說的時候,未必要用那麼龐大的方式,就是說燃燒那麼多的器材、佈景、人力、物力、硬體,以《陳文成的證明題》來說,我們做的一個實驗其實就是,你看到我們舞台上的所有東西,全部都是這個劇場裡面的,我們沒有從外面帶來什麼大的硬景,沒有,全部都是你現場有什麼,我們就用它來完成這一場演出,是一個劇團、一個團隊跟一個場地,一起完成一個故事,來說一個故事。』


因應氣候戰役,表演團隊無可避免也要面對綠色製作的課題。阮劇團《陳文成的證明題》,就嘗試利用劇場本身的硬體設備,完成一場演出。(江昭倫 攝)

減碳自救 開啟綠色製作第一哩路

一場全球永續淨零的戰役,表演藝術也無法逃避,在台灣,不只各大劇院場館開始著手永續工程,大大小小的表演團體也開始調整他們的腳步。

在現代劇場裡,酷炫的舞台設計,服裝、聲光、影像效果,幾乎成了基本要素,阮劇團在過去幾年嘗試過不少大製作,走的也是同樣的路,但面對歐盟已經擬定2030年的減碳目標,勢必影響到很多國家城市的場館劇院,他們在邀請國外節目或共製時的一些規範。

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原音)最現實層面,其實也就是說今天一個台灣的文化團隊,未來我如果要出海,我必然也必需得跟應上世界趨勢跟潮流,我要讓我們的碳足跡盡可能的減少,我今天不只是美學上,我覺得回到我們說故事的本質,我們在硬體上當然也是讓自己盡可能的,我們把焦點放在人力上面、人才上面,而把硬體這些可能的週遭的耗材,盡可能的再減低一點,這也是我們這個階段會蠻努力在做的一件事情。』

當劇場追求永續, 作為劇場核心的表演藝術團體無可避免要面對「綠色製作」課題,該如何執行?在《劇場綠皮書》中也有指引。

表演藝術聯盟秘書長廖舒寧:『(原音)它有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在這個整個製作團隊裡的每一個人,它都需要有一個綠色演出、綠色製作的一個共識,然後以及回頭去思考說,我自己在這個製作裡面,以我的身分,我可以投入一些什麼?比方說可能從一個製作人或者是有一個舞監,他們成為這個演出的綠色隊長,那這個綠色隊長他必須負責訂定出時程,他必須去管控這整個製作進行的狀態,然後以及所使用的資源的量。』

綠色製作 《無獨有偶》自訂綠皮書

在宜蘭的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因為是以偶劇為主的團體,每場演出都必需製作大量戲偶,相對所消耗的製作材料也非常高,但他們依照《劇場綠皮書》指引,設置專門永續小組,整理出屬於自己「綠皮書」,在製偶過程中,增加2次回收材料使用率,甚至把上下游廠商也納入永續的一環。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永續小組組長李豐丞:『(原音)對於材料的惜物這件事情,其實在早期還是流於比較情感面的,但是我們現在就是刻意的去儲放,或者是刻意的去判斷,比如說,一個材料它是巴掌大的,巴掌以上的話我們就會留下來,太小的我們就不會留,我們去留意說我們真的留下來的材料,有沒有被好好的使用,同時我們正在試著去找到一些,就是他們是綠色製作的材料商,他原本就使用2次材料,譬如說他原本就跟一些保麗龍業者合作,他回收大量的2次使用的保麗龍,然後我們直接跟他進貨,這樣的話就確保我們的綠色製作的這個達成率。』

同時,在摸索綠色製作過程中,「無獨有偶」也發現,如果能創造輕鬆就能使用回收材料的工作環優化工作時間與流程,一切都會變得更為容易。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藝術總監鄭嘉音:『(原音)比如說我們很確定不會再演的劇碼,那我們就會把(戲偶)外層的一些,美術去除之後,還原裡面的泡棉還是可以下次繼續使用,或是說佈景上的螺絲釘、鉸鏈,我們就拆下來,然後收納好,回收二次利用的一些材料,我們就讓它放在最容易被取得的地方,就希望來駐村的藝術家可以盡量取用的,就是以前一些回收的材料,那我們也會標出說某一些材料,它可能費用上比較昂貴或是比較難取得,那我們就會寫「珍惜使用」,就是讓這些材料不要…不要被輕易地就浪費掉,在我們使用的時候多去思考一些事情。』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永續小組組長李豐丞,說明劇團如何在製偶過程中,增加2次回收材料使用率。(楊仁翔 攝)

重新檢視劇團運作 危機變轉機

儘管追求永續的過程遇中有不少難題,但也可能化為團隊轉型的契機,「阮劇團」就提到,追求永續確實會增加成本,因此如何更善用人才,正是團隊在嘗試的新方向,甚至可以籍此改變社區與地方的環境意識。

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原音)我人帶的少,但我帶的人就要很強,就是說對於人才的要求,其實相反就是說,我們就會知道說,你focus在「精兵」,就是說我們人不一定多,可是我們帶出來都要是能打仗的人才。我們其實現在我們內部演員,我們也把他稱為行動員了,就是我們期待阮劇團的這些創作者,不單純是演員,而是他是一個可以展開action的行動員,他不只在台上可以演戲,他同時也是我可以反向回來,從一個文化團體再進入到社區、城市去展開一些行動,那這是我們自己希望說…我們基地當然是在嘉義嘛,我們從嘉義開始試著做的事情。』

同樣的 《無獨有偶》在從實際推動綠色製作的過程中也發現,追求永續雖然可能限制他們材料使用,但反過來說,也促使團隊夥伴們加速提升專業技能與知識,同時「人才」的永續經營,也成了他們重要的課題。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藝術總監鄭嘉音:『(原音)我覺得永續這件事情完全完全是動態的,因為每個時代會有一些新的技術、新的材料出現,我們從事藝術創作的人,他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然後他不是只有對於美感的要求,他是要對於材料跟技法,他是要有足夠知識可以去變通的,那我不會因為一個東西的不能使用,或是然後去做一些限制,因為我覺得如果說,你的專業知識跟能力夠的話,應該是可以有很多的創意的變通的方式。』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永續小組組長李豐丞:『(原音)劇團也在思考關於人才如何永續?這群人如何持續一直前進,那前進的誘因是什麼?就是持續學習!所以我們安排了很多像是機械課程,然後可以讓我們對於戲偶如何被操作這件事情,可以有更不同的面向去思考,然後同時我們自己也有一些進修,同時也會有很多國外來的藝術家,然後給我們一些刺激,就是保持我們這個人才永續的量能。』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藝術總監鄭嘉音表示,追求永續雖然可能限制他們材料使用,但反過來說,也促使團隊夥伴們加速提升專業技能與知識。(楊仁翔 攝)

永續議題發燒 企業ESG的支持

表演團體開始追求永續的同時,各大企業也開始重視ESG(環境、公司、治理)指標,只要上市櫃公司投入資源支持國內文化發展,並於企業永續發展報告書中揭露相關內容,即可在評鑑得分,這項政策,也讓表演團隊和企業有了共同的價值與連結。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藝術總監鄭嘉音:『(原音)有了永續這個觀念進來以後,我覺得對劇團有很大的幫助是,我們現在知道怎麼去思考這件事情,並且提出我們的想法,比如說我們最近跟企業的幾個合作,我們就會跟他們一起討論說,其實我們可以用我們劇團原本已經有的戲偶,那如果加上你這個主題,我們再另外延伸、增加一些其他的道具,或是多做一些戲偶,然後這樣子我們其實可以節省掉很多做新戲的一些消耗,那我覺得現在看起來反而是企業都蠻能夠接受我們這樣的一個提議,因為其實企業很多都在做ESG這件事情,所以我會覺得永續進來以後,讓我們更有利基點去說服這些出錢的單位,就是我們怎麼一起來思考這件事情,而不是一直生產新的東西,然後只用一次。』

雖然轉型的過程必然痛苦,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獲,在永續戰役的這條路上,台灣的表演團體們也不斷的摸索,嘗試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來面對未來的挑戰。

延伸閱讀

聚光燈下的永續戰「藝」/(一)綠色覺醒 劇場如何自救(影音)

聚光燈下的永續戰「藝」/(三)善用藝術溝通功能 政府也應調整思維(影音)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