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中印邊界僵持月餘 大國矛盾難解

  • 時間:2017-07-28 16:09
  • 新聞引據:採訪、法新社、美聯社
  • 撰稿編輯:石武耕
中印邊界僵持月餘 大國矛盾難解
中印邊界 (AFP)
中國與印度部隊在喜馬拉雅高原陷入邊界對峙已經1個多月,使兩國長年的緊張關係再次惡化。各界已開始擔心,兩國恐因這波對峙而爆發全面軍事衝突。同時中印兩國在向彼此發出威脅的同時,也呼籲展開協商。專家指出,這次事件顯示,印度對於北京在該區域的影響力日益擴大,感到憂心。
◎中在不丹邊界修路 印度出兵阻止
中印發生對峙的地區都克蘭高原(Doklam),中國方面稱為洞朗,其實是中國與不丹的爭議領土。當地位於不丹西部,人煙稀少,爭議區域的面積只有89平方公里。中共解放軍今年6月中開始興建一條穿越都克蘭高原的道路,不丹的親密盟友印度隨後派出部隊阻止這項工程,引發北京指控印度入侵中國領土。
1個多月以來,印度與中國都拒絕對這塊地處偏遠、但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領土做出讓步,使得情勢日益惡化,也反映出亞洲兩大國的互不信任由來已久。
◎長年領土糾紛未決 中印矛盾多
儘管中國方面認為,都克蘭高原是中國與不丹的爭議領土,沒有印度插手的餘地,但是對印度來說,中國在都克蘭高原修築道路,除了「明顯改變現狀」、侵犯不丹主權之外,也對印度本土通往東北七省、俗稱「雞脖子」的戰略通道構成安全威脅。
不過,都克蘭並不是中印唯一的爭執焦點。兩國在喜馬拉雅山一帶的其他地區也有主權爭執,包括印度設立阿魯納查省、中國稱為「藏南」的9萬平方公里地區,以及喀什米爾附近另一塊面積3萬8,000平方公里的高原地帶阿克賽慶(Aksai Chin)。
在1962年的中印戰爭結束以後,印度與中國也曾多次發生邊界對峙。為了解決邊界爭議,雙方自1985年開始試圖展開協商,但成果不彰。此外,印度在1959年接受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的流亡政府,也引來中國長期的尖銳指責。
◎印憂中擴大影響南亞 展抗拒姿態
從更廣的層面來看,中國近年在戰略上積極布局南亞,也是中印關係緊張的遠因之一。中國長期與印度的宿敵巴基斯坦結盟,並將透過「一帶一路」計畫之中的「中巴經濟走廊」,獲得進入阿拉伯海的通道,但這條路線卻經過了印巴有高度爭議的喀什米爾地區。此外,中國多年來積極討好不丹、以及尼泊爾、斯里蘭卡與緬甸等,傳統上屬於印度勢力範圍的國家,更讓印度感到不安。
中國近年試圖在印度洋建立有「珍珠串」之稱的軍事與貿易網絡,包括在斯里蘭卡建立赫班托達港(Hambantota Port),以及在印度洋西北部的吉布地設立軍事基地等,這些也對印度造成威脅。
法新社分析認為,藉由這次的對峙,印度也公開向南亞各國展現了反抗中國的意志。位於德里的中國分析與戰略中心(Centre for China Analysis and Strategy)主任拉納德(Jayadeva Ranade)就表示,「印度起身抗拒他們(中國),這件事實本身,就向本區域的所有國家發出了訊息。」
◎若依過去模式 僵持後終將妥協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的中印關係專家黃靖認為,中印兩國領導人,無論是習近平還是莫迪,一旦在邊界爭議上讓步,在國內都勢必面臨民族主義的反彈。尤其是今年中共即將召開十九大,習近平更須特別展現力量,藉以鞏固權力。黃靖向法新社表示,「情勢非常危險。如果印度部隊留下來,我不認為中國有太多選擇。屆時習近平必須向中國人民證明他說的話算不算數。」
但國際事務分析家、印度退休外交官巴薩拉席(G. Parthasarthy)則較為樂觀。他認為,「中國沒有料到印度的回應如此堅決,這就是僵局持續的原因。」他也預測,如果這次的緊張情勢照著過去的模式發展,雙方在僵持不下一陣子之後,仍將做出政治上的妥協。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