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西勒隧道與重新命名爭議 中印邊界緊張一觸即發

  • 時間:2024-04-04 11:00
  • 新聞引據:採訪、CSIS,VOA,BBC
  • 撰稿編輯:吳寧康
西勒隧道與重新命名爭議 中印邊界緊張一觸即發
示意圖。(AFP)

中國和印度的邊界與領土爭議越演越烈,印度最近啟用了具戰略意義的西勒隧道(Sela Tunnel)引發北京抗議,而中國為喜馬拉雅一帶30個地點重新命名也導致新德里反嗆,使得這兩個鄰國的緊張關係一觸即發。

邊界衝突非一日之寒

中國和印度的邊界爭議由來已久,可追溯至1950年代,加上地形複雜,湖泊、河流甚至是喜馬拉雅山脈的積雪移動都意味著界線變化。2020年,兩國軍隊在拉達克(Ladekh)地區的加萬谷(Galwan Valley)爆發流血衝突,打破45年來不在中印實際控制線使用槍械的協議,這兩個擁核國家之後就不斷加強駐軍武力,持續緊張的軍事對峙狀態,挑動地緣政治風險的敏感神經。

雖然兩國為了解決軍事對峙問題已進行多輪會談,並同意透過軍事與外交管道保持對話,但顯然雙方並未因此鬆懈備戰。新德里政府除了在印度與巴基斯坦和中國接壤的北部地區,舉行名為「三叉戟」(Trishul)大型軍演之外,據傳也從駐紮在印度西部邊境地區的部隊中,抽調1萬人到東部與中國存有爭議的邊境地區。

邊界隧道與命名爭議

今年3月初,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視察位於阿魯納查省(Arunachal Pradesh)、具有戰略意義的西勒隧道主持啟用儀式。這條號稱全球最長的雙線隧道,連接阿魯納查省的達旺(Tawang)和阿薩姆省(Assam)的特茲普爾(Tezpur),縮短了兩地的運輸時間,可加速印度軍事動員的速度,此舉引發北京的強烈抗議。

中國則在不到1個月內發布了「藏南地區公開使用地名公告」,為喜馬拉雅一帶30個地點重新命名,以宣示主權。中國所稱的藏南地區,就是目前由印度實質治理的阿魯納查省。事實上,這是中國自2017年以來第四波對爭議地點的重新命名。印度則強調,改名並不會改變這些地區屬於印度的現實。

印度智庫「觀察研究基金會」(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專家賈戈帕蘭(Rajeswari Pillai Rajagopalan)為「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實力計畫」(China Power Project)撰文指出,造成中印這兩個亞洲強權激烈爭議的原因之一,在於兩國權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的惡化,升高了印度的不安全感。中國崛起的影響力,給印度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中印角力各顯神通

賈戈帕蘭表示,北京在政治與軍事等方面對印度施壓,例如即使莫迪親自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喊話,但中國仍否決了印度加入核子供應國組織(Nuclear Suppliers Group)的申請。此外,中國在與美國競爭下加速軍事發展,也可能擴大與印度的權力失衡,例如中國正在研發的新一代遠程隱形轟炸機「轟20」,就被視為全球第一款非美系的同型機,受到各方矚目。

然而,2023年是印度年,不論是總人口數超越中國成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或是成為全球第一個成功將登陸器降落在月球南極的國家、甚至是主辦20國集團領袖峰會,都讓印度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印度成為世界人口最多國家之際,中國卻是連續2年總人口負成長,創下1762年以來的最低紀錄,面臨著低出生率的嚴重問題。

北京為重要戰略對手

此外,莫迪也展現出旺盛的企圖心,在國際事務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像是透過和美國、日本及澳洲共同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在印太自由和南海爭議方面擁有更大的話語權,並強化與志同道合夥伴的合作,好比在「印澳2加2部長級對話」中(India-Australia 2+2 Ministerial Dialogue),強調自由航行與飛越權的重要性,這顯然都是劍指中國。

印度並和美國一拍即合,要打造一條「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ndia-Middle East-Europe Economic Corridor)。這項結合鐵路、港口、電力、數據網絡、以及氫氣管線的倡議,旨在促進具有潛在廣泛地緣政治影響力的貿易關係,明顯的是要跟中國的「一帶一路」打對頭。

印度已將北京視為主要的戰略對手之一。印度最高軍事將領國防參謀長邱漢(Anil Chauhan)就公開表示,中國崛起和印中邊界爭議,將是印度軍方未來的最大挑戰。他強調,中國崛起也會影響其他國家,印度將持續與理念相近的國家,共同尋求力量平衡。

在這種情勢下,幾乎沒有跡象表明雙方會有很大的靈活性,也意味著邊界問題不太可能很快獲得解決。賈戈帕蘭認為,印中邊界兩側仍有數萬大軍進行常規性部署,這帶來了嚴重的情勢升級風險,因此印度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可能會繼續陷入困境,甚至更糟。只要軍隊仍在邊境集結,局勢升級的風險就依然存在。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