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食農教育國產牛入列 史上最牛健行登場

  • 時間:2018-09-06 11:4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林幸虹
食農教育國產牛入列 史上最牛健行登場
農委會推廣國產牛肉和食農教育,史上最牛健行活動開跑。(陳林幸虹 攝)
農委會推廣國產牛肉和落實食農教育,今年特別和雲林縣斗南鎮農會合作,舉辦台灣國內第一場以肉牛產業為主題的千人親子健行活動,將於10月6日登場。將近6公里的田園健行路線,有多個有關國產牛肉溯源的闖關遊戲,希望透過活動,讓孩童從小開始,就能區隔國產和進口牛肉的差別,進一步拓展台灣國產牛肉市場。

牛隻由於過去和早期台灣農村有著密切的關係,不少國人不食用牛肉,不過,根據農委會的統計,台灣國內民眾對牛肉的消費量,近10年增加超過50%,代表台灣牛肉市場的消費量逐漸增加,但台灣牛隻養成有限,因此市面上的牛肉有94%都為進口。
如何壯大台灣國內肉牛市場,也成為農委會近幾年的目標。2012年開始,農委會推動台灣國產牛肉的產銷履歷制度,將台灣牛肉生產、屠宰等過程,一一建置,民眾只要透過手機掃描QR-CODE,就能追溯相關資訊。今年結合食農教育,首場以肉牛產業為主題的千人親子健行活動,也將於10月6日在雲林縣斗南鎮登場。農委會主祕張致盛說:『(原音)我們也看到市場一直在成長,而且台灣的牛肉和進口的牛肉有很大的區隔,台灣的牛肉本地生產都是溫體肉,而且都是做汆燙,最可以顯示出牛肉的新鮮度。』
活動也規劃多項闖關遊戲,讓孩童從小開始,就能了解台灣的畜牧業,區隔國產和進口牛肉。斗南鎮農會總幹事張有擇說:『(原音)每一個站都有食農教育,最後還有整隻牛的部位,如何料理,如何產生更好的風味,也能夠給大家知道,我們國產牛肉和進口牛肉的差別性。』
近6公里的千人健行活動,將從當地著名的小葉欖仁隧道開始,途經肉牛、乳牛牧場,玉米田和越光米稻田,讓家長和孩子能夠悠遊於台灣養牛產業和農村的獨特魅力。

延伸閱讀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