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深澳電廠致死率高? 環署:模式不同所導致

  • 時間:2018-09-11 17:17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吳琍君
深澳電廠致死率高? 環署:模式不同所導致
環保署空保處長蔡鴻德18日發布民進黨執政兩年來的空污改善成果。(吳琍君攝)
針對綠色和平組織今天(11日)上午與台灣大學及中興大學合作發表的「深澳燃煤電廠健康衝擊評估報告」,指出深澳電廠2025年開始營運後到2040年,全台將有576人因為深澳電廠帶來的PM2.5汙染導致死亡。對此,環境保護署下午回應表示,尊重這項調查結果,但評估模式不同,結果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針對倍受爭議的深澳燃煤電廠更新擴建案,中興大學工學院副院長莊秉潔攜手綠色和平及台大公共衛生學院,經過為期一年的健康風險模擬評估,結果在11日公布,發現若深澳電廠2025年開始營運後,排放的PM2.5不僅將汙染全台灣,而且營運15年後,全台將有576人因為累積深澳電廠排放的PM2.5導致死亡。
對此,環保署主任秘書蔡鴻德受訪表示,尊重這項調查結果。但是蔡鴻德也指出,莊秉潔在這項調查中採用的是「軌跡模式」,與台電使用的「網格模式」不同,結果也會有很大的差異。蔡鴻德說:『(原音)那當然,影響的區域範圍比較大的話,比較不容易去做這種相對的一個條件的控制,所以莊老師的這種「軌跡模式」比較容易高估啦,而且適用的是比較低濃度排放的情形,所以不適合用在這種個案裡頭做評估啦!就是基本上,台電用的「網格模式」、然後我們也有找過其他的學者專家,也是用網格模式去模擬,那2個模式做出來,都是比他的還低啦!所以,我們請教了一些模式專家,他們都一致認為,這個模式的模擬還是有些爭議。』
蔡鴻德進一步指出,環保署有訂定一個「空氣品質模式模擬規範」,台電就是依據這個規範,採用比軌跡模擬更進階的3維尺度「網格模式」來模擬,結果排放濃度都符合環保署的法令規範,並且通過環評大會的審查。
不過由於台電目前尚未進行相關的健康風險評估,因此環保署後續將請經濟部委託相關學者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後,再進一步與衛福部及國衛院共同解讀相關的數據,盡快完成比較客觀的報告。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