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傳統兩黨政治式微 歐洲多黨制興起

  • 時間:2015-04-17 11:58
  • 新聞引據:、自由時報、聯合報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 編採譯
傳統兩黨政治式微 歐洲多黨制興起
英國大選將於5月7日舉行,2日晚間舉行唯一一次7位政黨黨魁都參加的電視政見辯論會。(AFP)
英國將在5月7日舉行大選,根據各項民意調查顯示,沒有任何一個政黨享有壓倒性的優勢。近年來,面臨小黨崛起,英國傳統兩大政黨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工黨(Labour Party)的優勢不再,必須組成聯合政府才能運作,而這種情況也發生在歐洲其它國家,顯示兩黨政治逐漸瓦解,走向多黨制。
◎英國兩黨政治式微
這次英國大選,堪稱自二戰以來最難預測結果的一次。紐約時報日前報導,在60年前,英國兩大黨保守黨和工黨,在選舉中合計可拿下96%的選票,為兩黨政治定型。但根據民調,這次選舉,保守黨和工黨的得票可能無法超過總票數的三分之二。
兩黨制式微的結果是出現疲弱的少數政府或數個政黨聯合執政的局面。以英國為例,上得了檯面的政黨超過6個,除了保守黨與工黨,還包括蘇格蘭國家黨(Scottish National Party, SNP)、英國國家黨(BNP)、反移民並主張脫離歐洲聯盟的英國獨立黨(UK Independence Party, UKIP)、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s)以及綠黨(Greens)等。
◎傳統政黨優勢不再 全歐趨勢
傳統政黨的優勢不再已經成為全歐洲的趨勢。經濟不景氣加上社群媒體發達,不論是有特定訴求或是以反政府為訴求,小黨都能遍地開花,使得由單一政黨贏得大選並組閣的傳統政治,已不復見。
在德國,梅克爾(Angela Merkel)總理已是第三度出任聯合政府總理,她領導的右派基督教民主聯盟(CDU-CSU),和立場對立的左派社會民主黨(SPD)組成左右共治的大聯合政府。
梅克爾第二任期的盟友自由民主黨勢力衰微,綠黨(Die Grunen)和左派黨(Die Linke)也吃掉不少社民黨的票。加上主張退出歐元區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以及反移民與反穆斯林的「佩吉達」(Pegida,全名「歐洲愛國者抵制西方伊斯蘭化」),德國已是不折不扣的多黨制國家。
在法國,執政黨社會黨(Socialists)以及最大在野黨人民運動聯盟(UMP)已感受到第三勢力、極右派「民族陣線」(National Front, FN)快速壯大的威脅。
至於經歷紓困和撙節痛苦的希臘,反撙節的「激進左派聯盟」(Syriza)擊敗執政的新民主黨」(New Democracy Party),則與右派「獨立希臘人黨」(Independent Greeks)共組聯合政府。
義大利總理倫齊(Mateo Renzi)所屬的民主黨(PD)與其他政黨合併後勢力強大,此外,還有鼓吹聯邦制的北方聯盟(Northern League)和拒絕與其他政黨合作的五星運動(5 Star Movement, M5S),也是多黨爭鳴。
◎聯合政府易妥協 選民選擇遭剝奪
英國等歐洲民主國家,之所以從兩黨變化為多黨,是因為主要政黨無法有效因應經濟與安全危機,尤其是歐債與次貸危機之後,民眾覺得選舉並不能帶來真正的改變。撙節的決定來自國境之外,像接受紓困的南歐國家,主要是由歐洲聯盟、國際貨幣基金、以及歐洲央行這類機構來左右國家決策。
紐約時報指出,歐美國家自70年代以後,投票率普遍降低。英國政治評論家柯根(Philip Coggan)說:「許多人覺得,主要政黨實質上沒什麼差別,不管選民怎麼投,政策並不會有太大改變。」
選民在覺得投票是沒有用的同時,也開始背棄傳統的政黨,朝單一議題政黨集中。以這次英國選舉為例,有主打環保議題的綠黨,有主張高度自治、甚至獨立的蘇格蘭與威爾斯政黨,還有反歐盟反移民的政黨。
但專家也指出,隨著選民意見越來越多元與傳統政黨式微,聯合政府雖然可以帶來的是團結與政策妥協,卻也可能導致政黨間出現同質性,剝奪選民真正的選擇。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