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解開葉綠體運作之謎 靠TIC236當橋梁

  • 時間:2018-12-04 11:41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陳怡君
解開葉綠體運作之謎 靠TIC236當橋梁
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李秀敏(前排左2)率領研究團隊,解開葉綠體的運作之謎。(圖:中央社)

中研院最新研究,終於解開葉綠體的運作之謎。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李秀敏(4日)表示,研究發現蛋白質要進入葉綠體行光合作用時,必須透過「TIC236」這座橋梁,才能進入葉綠體內。這項研究已登上國際知名的「自然」期刊。

植物的葉綠體中,外面有兩道類似「城牆」的組織,當葉綠體要行光合作用時,蛋白質必須穿過這兩道城牆抵達葉綠體中心後,才能發揮作用。李秀敏舉例,可以將植物細胞中的葉綠體看成是農園,專門生產食物,而蛋白質就是農園的工人。但這座農園位在兩道牆裡面,中間還有一道護城河,工人要進入農園就必須透過一座連結的橋梁才能進入。

李秀敏指出,他們耗時7年的研究就是發現這座橋梁的存在,並將這座橋梁命名為「TIC236」。李秀敏說,如果蛋白質沒有透過TIC236進入葉綠體,植物不僅不會行光合作用外,在胚胎發育的階段就會死亡。

除了找到這座橋梁外,李秀敏表示,這次研究也發現TIC236是由藍綠菌的一個類似蛋白演化而來。

李秀敏解釋,也就是說在生物演化史中,遠古的某個藍綠菌,被其他單細胞生物吞噬,逐漸演化成現今植物中的葉綠體。

李秀敏說,由於粒線體是透過將外圍雙膜在部分地方緊緊貼近,讓護城河消失,蛋白質就可以進入,顯示葉綠體跟粒線體有不同的細菌祖先,才會有不同的進入方式。

中研院指出,此研究已經在11月21日登上國際期刊「自然(Nature)」。

延伸閱讀:

Nature: TIC236 links the outer and inner membrane translocons of the chloroplast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