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習莫會前爭端不斷 中印關係壓力下仍需前進

  • 時間:2019-10-08 17:05
  • 新聞引據:採訪、法新社、香港01;南華早報;Stratfor Worldview
  • 撰稿編輯:黃啟霖
習莫會前爭端不斷 中印關係壓力下仍需前進
中國和印度領導人11日將在印度南部展開第二次非正式高峰會。(圖:中央社)

中國和印度領導人11日將在印度南部展開第二次非正式高峰會,不過,峰會召開前兩國爭端不斷,雙方連宣布峰會的消息都顯得不太情願,令各方對這次峰會不抱期待;然而,在地緣政治壓力下,兩國仍可能藉此機會拉近彼此關係。

習莫二會前 兩國狀況頻傳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預定11到12日在印度南部坦米爾那都省(Tamil Nadu)觀光勝地瑪瑪拉普蘭鎮(Mamallapuram),舉行兩人之間的第二次非正式高峰會。

自從2017年中印軍隊在洞朗邊界對峙之後,緊張關係開始減緩,尤其去年4月武漢首次習莫會,讓洞朗事件「成為過去」,兩國似乎朝著改善關係的方向前進。

儘管如此,這次習莫會前依然狀況不斷。

喀什米爾問題 續困擾兩國關係

莫迪8月初決定撤消印度控制下喀什米爾的自治地位,引發巴基斯坦強烈抗議;這項決定也將位於喀什米爾東南部的拉達克(Ladakh)收歸中央直轄,挑戰中國對拉達克部分主權的權益,令中國關切。中國在國際和聯合國安全理事場合,選擇偏向巴基斯坦的立場,激怒印度,雙邊關係再度惡化,印度在9月上旬臨時取消了中國外長王毅的到訪。

隨後,中印雙方部隊在拉達克東部班公湖(Pangong lake)互擲石塊,短暫對峙。同樣在9月間,印度在拉達克軍演,並計畫10月間,在與中國存在主權爭議的阿魯納查省(Arunachal Pradesh)舉行軍演,並重開戰略軍機跑道。

中國宣稱擁有阿魯那查大約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印兩國曾於1962年為此開戰,印度的軍演計畫當然引發中國抗議,何況軍演日期與習莫會相當,更令中國不滿。

爭議不斷 峰會召開時機不對

緊接著,在新德里舉辦的中國建政70週年慶祝酒會上,印度僅派次長出席。而在上星期,印度駐中國大使館原打算10月2日,在北京一處公園紀念印度聖雄甘地冥誕,卻遭中國拒絕。同樣在上星期,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姚敬公開表示,在有關喀什米爾未來的爭議上,北京會支持巴基斯坦。印度立即要求中國當局澄清。

以上種種狀況,都發生在習莫會召開之前的2個月內,相較於去年武漢首次習莫會的融洽,形成強烈對比。

貿易爭端與區域影響力

領土爭議以外,印度最近向中國提出近600憶美元的貿易赤字,並施壓中國,讓印度公司可以更方便進入中國市場。

此外,中國的壯大早已威脅到印度在南亞的霸權,令莫迪耿耿於懷。根據線上刊物「斯特拉福世界觀」(Stratfor Worldview)的分析,莫迪勝選後加大力道,推動他上台以來的「睦鄰優先政策」(Neighborhood First Policy),極力拉攏馬爾地夫、斯里蘭卡、不丹、尼泊爾以及孟加拉等鄰邦,要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以爭奪區域影響力。

在這些背景下,各界並不看好這次習莫會能夠出現什麼突破。印度智庫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for Policy Research)分析家齊蘭尼(Brahma Chellaney)表示,至少截至高峰會前4天,中印一直沒有就非正式領袖峰會的細節發出聲明,反應雙邊關係「不十分順利」。

地緣政治下 中印可能拉近關係

不過,尼赫鲁大學(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助理教授康婧(Geeta Kochhar)在南華早報指出,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的壓力,仍可能促使兩國拉近關係。

中國近來受到經濟走緩衝擊,這部分歸因於中國與美國的關稅戰爭。而在同時,印度也瞭解到,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主政下,印度和美國的關係充滿不確定性,而且印度雖然位居美國印太戰略的核心,美國仍在6月初取消對印度的最惠國待遇,令印度民眾大感不滿。因此,與中國發展關係可能變得有其必要。

如同香港01引述印度駐北京大使唐勇勝(Vikram Misri)所說,「印度領導人一直認為,世界有足夠的空間,可讓印、中共同發展並實現各自的目標。」似乎標示了中印不必敵對、可以拉近關係的發展路線,這也是習莫二會值得觀察的地方。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