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好因緣!越南法師留學台灣 資深出家人駐顏有術

  • 時間:2021-07-09 18:53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國維
好因緣!越南法師留學台灣 資深出家人駐顏有術
越南法師留學台灣,由左至右為釋信行、釋續瓔、系主任釋智善、釋妙峨。(華梵大學提供)

來到台灣就學的越南學子非常多,近幾年更有不少越南法師特別留學台灣,在華梵大學就有好幾位法師學生,10幾歲就出家,現在看起來很年輕,其實已經出家10幾、20年,輩分崇高;他們有些人並非一開始就計劃來台讀大學,都是有了「因緣」,開啟了寶島修行之路,甚至從中發展出藝術專長,他們現在也極力推薦家鄉的弟妹來台灣讀書。

釋妙峨:『(原音)在台灣我很喜歡,我覺得很溫暖的感覺。』就讀新北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一年級的阮氏妙釵,法名釋妙峨,10歲就出家,到現在已23年。她說,起初想到台灣學2年中文,沒有要讀大學,後來是所屬寺廟建議,才在台師大學了8、9個月的中文後,到華梵讀學士班。

妙峨法師在越南就翻譯過佛教書籍,曾將台灣慧淨法師的作品「無條件的救度」,翻譯為越南文,在越南出版。釋妙峨:『(原音)我通過翻譯的那些,可以更多了解佛教的教理,覺得很有興趣,我覺得這樣的工作,對我來說比較適合,在我的個性,我不是很喜歡那個交往,還是出面弘法什麼什麼的,我可以安安靜靜在一個房間裡面,然後一邊翻譯、一邊念佛,我覺得這樣的生活對我來說比較適合。』


妙峨法師翻譯的佛書已在越南與台灣出版。(華梵大學提供)

學華語捨中國選台灣 才能與古文經典接軌

和阮氏妙釵是同班同學的蔡文玉,法名釋續瓔,原本想去中國學中文,後來深感在越南的佛經古文經典大部分為漢字,到中國將是學簡體字,因而來到台灣的文化大學學中文,經過9個月的學習,從只看得懂字,到能流利講中文。

續瓔法師提到,因為很喜歡中文,又住在台北古亭一帶的寺廟,本來要讀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但錯過了申請時間,所以在學長法師的推薦下,來到華梵大學,現在雖然還是大一生,已立志大學畢業要繼續讀研究所。釋續瓔:『(原音)我有很多夢想,在佛學院教書,還是翻譯經典,把經典翻到越南文。』

今年28歲的續瓔法師,整個家族有4個人出家,自己也在15歲那年出家。釋續瓔:『(原音)有很多因緣,可能是我的家庭裡面有很多人出家,所以小的時候,帶我去寺廟住,比如是放暑假跟寒假,我都在寺廟幫忙,小的時候這樣子,然後長大一點了、15歲了,我就在寺廟不回家了,慢慢、慢慢就喜歡看到各位師父,覺得很安樂。』


續瓔法師以前在越南也愛聽中文歌。(華梵大學提供)

來台6年3大收穫 金工作品得第一

還有一位已來台6年的釋信行法師,俗名叫僑美奘,就讀華梵佛教藝術學系碩士班,她13歲出家,至今已24年,她笑說,會出家是小時候就喜歡寺廟,當時並不懂什麼佛法;由於很喜歡學語言,所以自學日文和中文,以前從沒想過會留學台灣,也是因為口耳相傳,學姐法師鼓勵上大學。

釋信行:『(原音)可以看得懂中文、可以講中文,如果在越南的話,我自己沒辦法進步像這樣;第二,就是可以知道一些台灣的佛教,因為越南的佛教跟台灣的佛教的經典差不多,就是越南的佛教以前被大陸影響,經典都是那邊轉過來,然後翻譯,然後可以知道很多;然後第三,就是藝術的方面,尤其是佛教藝術。』

她也透露,到華梵之後,有法師問她要不要上金工課,去了以後才發現自己對藝術是很感興趣的,她在大二時,用銅片做了一件作品,呈現佛陀小時候的樣子,結果在系上參展拿到第一名,才知道自己這麼有藝術潛力。

佛教藝術學系主任釋智善也提到,信行法師的作品獲得校內許多老師的讚賞。釋智善:『(原音)她在念佛藝系的時候,就參加一些金工課程或是雕塑課程,都得到老師很大的賞識,她有那種僧人的穩定,所以她的作品,她很有耐性的花時間,然後很細心的把一個作品做得很好,所以像她說她第一個金工作品就參展,也就得了第一名。』

信行法師的弟弟覺正法師,去年也從越南來華梵就讀佛藝系,姊弟倆現在住在同一棟租屋處,相互照料。不過,信行法師並沒有帶弟弟到台灣各地走走,而是勤加訓練弟弟的中文能力,幾個月後,覺正法師順利通過華語文能力測驗第三級,讓她非常開心。

續瓔法師則提到,在越南即將升高二的妹妹,之後也要來台灣留學,但她不是出家人,所以會看她想特別學什麼,再來選校系;他有跟妹妹說,到台灣生活很不錯,會有發展的。


信行法師在台灣開啟藝術天分。(華梵大學提供)

品德全額獎學金 助安心學習與修行

釋智善說,華梵大學從這個學年度起推動「品德全額獎學金」計畫,大一學生只要符合相關條件,每學期就能獲得等同免學雜費的新台幣5萬4千元獎學金,第一學期有3位越南生獲得,就是妙峨、續瓔及覺正法師3人。

釋智善:『(原音)越南學生他們之間很團結,類似守望相助,然後他們當然這麼不容易來了,也都是會很用心的在讀書,就比較不會混,我們這個語言對他們也是外國語言,他可能要花更多的時間;另外一個就是他們因為從外國來到我們這個地方,他們不是本國人,所以他就是特別有禮貌、特別的就守法,所以他們的自我約束力,這方面都比較不用讓我們操心。』

妙峨法師表示,她到華梵時,並不知道有這項獎學金,覺得能幸運拿到是佛陀保護她。釋妙峨:『(原音)我覺得對外國學生,如果有這樣的獎學金,我們的生活比較容易一點,然後也安心學習,然後拿我們全部的時間投入我們的學業,比較沒有那麼擔心我們有沒有學費可以學下去。』

妙峨法師也發現,自己的身體愈來愈健康。釋妙峨:『(原音)以前我很容易感冒,可是我來台灣一段時間,到華梵這裡,不知道為什麼,我沒有以前那麼容易感冒,可能是心裡覺得很安心啊。』

釋智善:『(原音)僧眾跟一般人不一樣,就是僧眾他們在寺院有被磨練過,所以他們有超大的耐力、耐性跟專注力,可以把一件事情做得很好。』

轉型佛藝系生源起變化 招生率提升66%

釋智善也指出,佛教藝術學系在2年前叫佛教學系,轉型後設置5個課程模組,其中2組和佛學有關、3組與藝術相關,佛藝系成立後,屬於在家眾的學生變得比出家眾還多,第一年共收到12名學生,第二年、就是這學年有20名學生,成長幅度高達6成6。

釋智善:『(原音)佛教學系全部就是在學佛學,「佛教藝術」就是佛學義理是它的底蘊,要開發的就是對藝術方面的一個創發,所以我們就有佛教藝術的應用。』

釋信行:『(原音)我覺得我對台灣人有很多因緣這樣子,好的因緣,本來沒有什麼認識,一見面就是他們對我很好。』

因為各種因緣,這群越南法師與台灣高等教育結緣,並在這座山上校園裡,走出一條可自我實現的修行路,逐步邁向最高境界。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