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蔡總統的民主自由體制韌性 「議會外交」將讓台灣成為強韌的國家

  • 時間:2022-10-10 13:07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蔡總統的民主自由體制韌性 「議會外交」將讓台灣成為強韌的國家
蔡英文總統在國慶大會致詞表示,把中華民國台灣打造成為一個更強韌的國家,就是現階段國家發展最重要的目標。 (圖:中央社)

雙十國慶登場,雖然天空不作美,但蔡總統的演講點出了台灣作為一個民主國家的價值和意義,「給世界一個更好的台灣」。過去這段期間,台灣確實成為全球民主社會的典範,也讓許多民主國家看到了國家的韌性。光輝十月,許多國家組團來台灣訪問,「外國政要組團訪台」儼然是台灣鏈結國際社會的新氣象,尤其是「議會外交」成了台灣拓展國際空間的重要模式,不但是台灣對外關係的「新型態」,更是蔡總統提出「民主自由體制韌性」的意義所在,重要性不言而喻。

民主國家不甩中國狼性情緒勒索

回顧過去一年,今年來台訪問的最大咖外國國會議員,就是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這是事隔25年之久,美國國會議長再度訪台,不但迅速增加了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能見度,也讓中國強烈不滿,採取各種報復手段,甚至展開大規模的實彈軍事演習,引起全球關注。不過,中國過激反應的效果卻相當有限,不但引來西方國家的撻伐,更讓國際社會更加重視台海和平穩定,有趣的是,部分國家不畏懼中國的情緒勒索,也紛紛組團來台訪問,台灣的「議會外交」十分熱絡。

其實,「國會互訪」早已行之有年,就連地方縣市議會也都會有城市互訪,這是相當常見的國際交流活動,不過,對台灣來說,「國會互訪」深具「外交意義」,主要原因當然是「中國因素」,中國長期以來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阻撓台灣與國際社會互動,當然也不樂見台灣與其他國家有任何官方交流,「國會互訪」更是踩到中國的紅線,這從今年七月立法院長游錫堃率團訪問捷克、立陶宛等歐洲國家,中國出言恐嚇的反應便可窺知。

立法院長游錫堃率團參訪立陶宛國會大樓,見證1990年3月11日簽署獨立宣言的歷史場景。(圖:游錫堃臉書)

當然,中國打壓台灣國際空間的伎倆,台灣及各國都早已司空見慣,只是礙於國際現實,與台灣建立具主權意義的外交互動,常常會受制於中方貼上的「一中標籤」,無論是政治上的官方交涉,或是經濟文化層面的合作,都會遭到中國嚴厲的警告;不過,近年來,原本苦無正常外交渠道的台灣,卻有了可以拓展國際能見度的機會,那就是採取「國會互訪」的「議會外交」,雖然中國也對此大表不滿,但這些國家議員似乎不領情,相繼來台訪問。

「議會外交」彰顯堅韌之島的價值

過去這段期間,外國國會議員訪台團,面對來自中國激烈的反應,似乎沒有任何畏懼,反而是強調與台灣有共同的價值,而這樣的價值包括了民主、自由與法治,說穿了,這正好與中國形成強烈的對比,言下之意,這也是中國無法發揮阻撓作用的原因所在,來訪的外國政要讚許台灣是民主政體,同時也凸顯中國極權專制的一面,民主議會的自主性及獨立性,不容許外在力量的干涉及箝制,更不屑來自中國的嗆罵,中國過激的態度,反而適得其反,各國來台「議會外交」如雨後春筍般進行。

事實上,民主國家的議會對行政部門有監督及審查的權力,這完全不同於中國人大的橡皮圖章功能,往往行政官員必須尊重國會議員的意見及態度,因為這攸關著預算審查及政府運作,尤其是議員握有立法權,政府部門都必須遵循民意機關法案通過的決定,這從美國白宮干涉裴洛西訪台一事便可以了解,行政機關必須接受立法獨立的憲政精神,中國不但無法理解,還異想天開向他國政府施壓,不但無效,還引來民意代表的不滿,美國參、眾兩院還接連提出《台灣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大動作挺台。

除了友好國家的國會議員來台,例如日本、美國,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睽違三年,德國國會議員也組團來台訪問,之後還會有其他國家的議員及政要到訪台灣,顯然來台進行國會交流互動,已成為民主國家之間的重要流行活動,深化交流的面向也不只是民主自由的價值認同,還包括文化、國防、經貿等領域的意見交換,這都有助於未來雙邊政府友善的對話,民意代表的角色與功能,更可以推動兩國有更深層的合作行動。

對台灣來說,這些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這是長期以來推動民主改革的成效,再加上整體國際情勢變化,西方民主國家對中國威脅的擔憂,更重視台灣民主政治的韌性與國家安全的強韌;此外,面對中國獨裁專制的威脅與干擾,台灣要和相同價值觀的國家展開各層面的緊密合作,也對國際社會有所貢獻,台灣的經濟、安全、民主鑲嵌在國際情勢之中,民主自由讓台灣成為世界的台灣,台灣擁有強韌的國家韌性,世界看到了「一個更好的台灣」。

作者》吳瑟致 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秘書長、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