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平均地權子法出爐 學者憂削弱打炒力道

  • 時間:2023-04-26 11:48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謝佳興
平均地權子法出爐 學者憂削弱打炒力道
針對平均地權子法, 學者擔憂削弱打房力道。圖為台北市北投區住宅大樓。(資料照片/中央社)

平均地權條例子法草案日前對外預告,明定簽約後發生6種重大事故才可申請換約,內政部也定調此法不溯及既往。學者今天(26日)指出,不溯及既往恐將削弱打炒房力道,加上私法人購屋在部分項目免經許可,可能成為後門條款,另一方面,實名制檢舉也可能影響檢舉意願,建議政府仍須再做考量。

內政部25日對外預告平均地權條例5項子法草案,包括私法人買受住宅許可制,限制預售屋、新成屋換約轉售,建立檢舉獎金制度,同時,草案也明定簽約後發生6種重大事故,才可申請換約,避免變相炒作。至於外界關注此法是否溯及既往,內政部則強調,為避免讓民眾權利受限,子法決定不溯及既往,但嚴格限縮換約轉售的情形。

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26日指出,修法過程裡,政府主要邀請業界座談,消費者、學術界參與較少,而此次子法出爐後,外界最關心的不溯及既往條款,將削弱打炒房力道。

張金鶚認為,子法雖規範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取得後應受5年不得移轉的限制,但也有9種免經許可的項目,包括都市更新、危老重建、合建等,恐成「後門條款」。他說:『(原音)有些後門條款顯然比較寬鬆一些,對於有些都市更新,他們就用圈地方式,我就可以不受到這樣的衝擊影響,我覺得裡面還有一些讓大家覺得可能政府審查過程中是不是能夠有一個明確的標準,而不會讓人民因為有一些利害關係,而讓他不受到平均地權條例影響,我覺得這些東西可能都要更清楚的說明交代。』

張金鶚還提到,子法建立檢舉獎金制度,但為避免浮濫檢舉,須採實名制,這可能也會讓民眾檢舉意願降低,如何在浮濫檢舉、不敢檢舉之間平衡,政府需要做更細緻的思考。

住商不動產企畫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近幾年政府強力打炒房重點聚焦住宅市場,在私法人持有住宅受到管制後,高資產族及投資人將尋求更多元的財務規劃,再者,住宅類物件的購置、貸款有多道門檻、關卡,這也會促使資金轉往非住宅物件。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