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東協)高峰會今天(5日)登場,東南亞國家領導人齊聚印尼進行會談,聚焦於緬甸危機和中國在南海日益專斷行為等問題。
長期以來,由10個國家組成的東協,一直被認為是一個沒有力量的集團。自2021年緬甸政變推翻民選政府以來,分裂的成員仍無法在緬甸危機上找到統一的聲音。
東協將在6日與世界大國舉行一系列雙邊會議,緊接著7日登場的是由18個國家參與的東亞峰會(East Asia Summit),但重量級人物包括拜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都將缺席。
其中,拜登是由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代表出席。中國和俄羅斯的代表則分別是總理李強和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
在此之前,東協成員國將討論一項宣言,納入所有成員國對緬甸的立場。但根據法新社取得的最終公報草案,緬甸部分留空,以掩蓋缺乏共識。
峰會主席國印尼正敦促緬甸軍政府,執行兩年前商定的5點計畫,以結束暴力並重啟談判。緬甸軍政府並未獲邀參與峰會。
但這些努力至今未能有成果,緬甸軍政府無視國際批評,拒絕與反對派接觸。
泰國與緬甸軍政府舉行單方面會議,加深東協的分歧。
一名東南亞外交官告訴法新社,一些國家正推動重新邀請緬甸軍政府參加會議,也出現關於推遲緬甸2026年東協輪值主席國的討論。
馬來西亞智庫「太平洋研究中心」(Pacific Research Center)首席顧問胡逸山(Oh Ei Sun)指出,「如果沒有強有力的直接干預,坦白說,東協幾乎無能為力,無法幫助解決危機」。
中國於上周公布2023年新版地圖後一張新地圖,與東協部份成員國的主張重疊,引發憤怒。中國在南海的行動,預料將是東協峰會的主要議題。
這張地圖激怒了亞太地區的國家,引發抗議,強烈拒絕在所謂九段線內有爭議的中國主張,牽涉的國家印度、馬來西亞、越南和菲律賓。
根據草案,東協國家領袖將對爭議海域的「填海造地、活動,嚴重事件」,表達關切。草案指出,這包括「加劇緊張局勢,並可能破壞該地區和平、安全和穩定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