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樂團本週六(25日)在台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有一場名為《天工開樂》的特別音樂會,以明朝科學技術著作《天工開物》為發想,由知名指揮簡文彬指揮台灣國樂團,世界首演由台灣、新加坡與香港作曲家聯手打造的七首樂曲,透過樂章表現東方文史科學的抽象與廣闊,人與自然密不可分的關係。
《天工開物》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的著作,當中提到「天有五氣、地有五行」,認為金、木、水、火、土由相應的氣而生,也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
台灣國樂團以此為發想,邀請台灣、香港與新加坡三位活躍的中生代作曲家合作,聯手譜寫七個曲子。其中,台灣作曲家王乙聿帶來〈序曲〉、〈金〉與〈五行之運〉,在〈金〉曲目中就運用編罄、管鐘等樂器,展露金屬音色;王乙聿同時在三首曲子中都加入管風琴,利用其接近國樂笙的音色,為樂曲增添色彩,並請來管風琴演奏家劉信宏跨刀助陣。
新加坡作曲家王辰威譜寫的〈火〉、〈土〉充滿活力,特別是針對〈土〉特性,王辰威選擇四把陶製樂器「塤」開場,以及低音樂器表現土的穩重,並以不同音程表現火的溫暖神聖與破壞力的正負能量。香港作曲家伍卓賢譜寫的〈木〉與〈水〉,則給人多變生命力的感受。
指揮簡文彬指出,這是他首次與台灣國樂團合作,原本疫情前就要演出,因為疫情延後到現在。談到這次世界首演三位作曲家全新創作,簡文彬認為,他們共同的特色就是沒有刻意標新立異,而是儘可能讓國樂中每個樂器的特色都能有所發揮,這也是他所樂見的。簡文彬:『(原音)它最後還是回歸到最原本國樂每一個樂器它自已演奏的語法,我覺得這個東西也是我們排練的時候,我希望不同樂器,它真的可以在這個合奏的原則之下,大家還是保有它們每個樂器特殊的風格,我想這應該是我們欣賞國樂合奏的樂趣。』
簡文彬也提到,就指揮工作而言,指揮交響樂團和國樂團沒有太大差別,都是將樂曲的詮釋傳達給音樂家,大家一起合作;唯一的不同的是,東方與西方音樂的語法不一樣,對他來說,指揮國樂團的過程也是一種學習,可以學習到用傳統的樂器演奏會有什麼樣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