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照顧經驗+語言能力 學者:新住民長照也需要同儕工作者

  • 時間:2023-11-27 11:46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念宜
照顧經驗+語言能力 學者:新住民長照也需要同儕工作者
今年適逢南洋台灣姊妹會成立20週年,「姊妹會暨移民運動20週年系列講座」25日、26日連續兩天在台灣博物館舉辦,最後一場講座聚焦探討新住民的長照議題,邀請到政治大學社工所教授王增勇、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以及新二代王秋雯擔任與談人。(陳念宜 攝)

「南洋台灣姊妹會暨移民運動20週年系列講座」在週末一連舉辦4場,其中,最後一場聚焦探討新住民的長照議題。專家學者指出,許多新住民、移工在台灣承擔起不少照顧工作,建議政府重視他們的貢獻、給予發展相關職涯的機會。

今年適逢南洋台灣姊妹會成立20週年,「姊妹會暨移民運動20週年系列講座」最後一場聚焦探討新住民的長照議題,邀請到政治大學社工所教授王增勇、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以及新二代王秋雯擔任與談人。

家總秘書長陳景寧指出,家總成立於1996年,當時台灣有9成的家庭照顧者都是女性,而現在男女比大約是4:6。另一方面,在台灣高達9成的外籍配偶都是女性,這群人有一大部分成為了家庭照顧者,例如新住民家照者華里,在2021年獲頒為聰明照顧者的當下,她來台28年不曾離開宜蘭,因為她一個人要照顧生病的先生、年邁的公婆,還要撫養女兒。

政大社工所教授王增勇也說,許多新住民和移工來到台灣,填補了台灣照顧人力的缺口,讓台灣政府在長照的供給面不必面對那麼大的壓力,但這一點卻從來沒有被肯認。

此外,針對新住民的長照需求,王增勇指出,新住民和原住民、同志等族群一樣,其實也需要同儕工作者,自己人照顧自己人,誤解、衝突會更少,照顧品質可能會更好。他說:『(原音)例如說,原住民如果有文化、語言的能力,其實他可以跟老人家溝通,但是,按照現有的制度,在部落裡面會說母語的人,如果他沒有上60個小時的課程、經過100個小時的這個實習(訓練),他沒有考上那個證照,他就沒有辦法照顧自己部落的老人家,他沒有辦法被給付(薪資)。同樣的,同志、愛滋感染者...這一些具有少數文化、次文化特性的族群,他們會特別需要同儕工作者,我覺得新住民大概也落在這樣的範圍裡面。』

針對長照工作的訓練和考證制度,有的新住民認為比起測驗照顧能力,更像是在考中文。王增勇認為,目前長照制度有過度專業化的問題,新住民照顧者就算有豐富的照顧經驗和文化、語言能力,也沒有直接投入專業長照服務的管道,殊為可惜,建議倡議團體、政府未來可多加努力。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