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南喊出「台南400」,文化部也喊出「1624」是台灣與世界相與的起點,但究竟是「誰的400年」?怎麼看「1624」這個年代?一般大眾恐怕也搞不太清楚。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特別策劃「跨・1624:世界島台灣」國際特展,不直接談1624,而是談從16世紀中葉至17世紀大航海時代,台灣如何開始浮現在世界歷史舞台的脈絡,並接軌國際,引入反殖民觀點進行反省與批判,凸顯原住民的主體與角色,希望帶領大家用多元視角,再次回看17世紀台灣的海洋史觀。
臺史博策展 提供400年與1624當代思考
台南今年喊出台南400,各項活動大肆慶祝,原因是2024是1624年荷蘭人來台的400周年,文化部則是以1624年為主軸,除了有歌仔音樂劇《1624》,更責成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策劃國際特展,希望聚焦台灣與世界相遇的重要時刻。
臺史博秉持專業,不直接談1624,反而用「跨越」和「超越」的視角,推出「跨・1624:世界島台灣」特展,透過跨越1624 、超越1624 、翻轉1624,目的是從16 、17世紀豐富海洋文化歷史,看台灣早期跟世界的連結為何,對應現今的台灣如果自稱是海洋國家,我們應該站在什麼位置去看過去跟歷史。
臺史博館長張隆志強調,談誰的400年,確實爭議很大,因為要看從什麼人的角度,1624也不能說台灣與世界相遇的起點,因為16世紀中葉開始,台灣早已經出現在世界舞台了。張隆志:『(原音)1624只是一個點,但我們談的是17世紀近代早期台灣,所以澎湖是1622 ,台南1624 ,基隆可能1626,現在連淡水都要1628 ,更早以前雲林的1621 ,也是廣義的17世紀都有不同跟世界接觸的點,所以不是只是台南。』
策展人石文誠也認為,說1624這個年代是台灣進入全球化開端或許會更適切。石文誠:『(原音)1624只是一個台灣進入全球化的年份 ,台灣其實更早就開始進入大航海時代,第一波全球化 ,那1624是一個結果,開啟台灣全球化的開端,剛好在這個年份荷蘭人來台灣,你也可以說1620年代,那時候是台灣跟激烈跟外界產生關係的年代 ,甚至從1620年代來看,西班牙、中國海盜、荷蘭人,不要忽略16世紀更早南島民族,其實在16世紀,甚至更早以前就跟外界互動,所以我們可以說原住民說「你的400只是我的一部分,你的全部只是我的一部分,我的世界早就開始了」。』
日本重要美術品「南蠻人來朝圖」巨幅屏風,描繪17世紀葡萄牙人及東南亞船員赴日貿易,並設有南蠻寺(天主教教堂)等畫面,呈現當時東西方交流場景。(江昭倫 攝)
以海為道 台灣近代史早期海洋史觀
一進入「跨・1624:世界島台灣」特展入口,就會看到名為「海之道」的巨幅、長型多媒體影像作品,開宗明義說明台灣與海洋的關聯。
接著是以「再登入」為題,說明早在1624前,台灣已經是東亞貿易網絡中的一部分,1624年「台灣再登入」的標題,代表著台灣更被融入到全球化,展開與世界更多的連結。該單元展出許多早期地圖,包括荷蘭人與西班牙人來台初期關於周遭港口的描述圖、鄭芝龍與鄭成功所據的中國沿岸島嶼圖,以及17世紀日本港口匯聚相當外國人型態的描繪圖,都顯示大航海時代對亞洲各國帶來的衝擊。
隨著西方大航海時的撞擊,台灣的地緣政治被凸顯,因此陸續有荷蘭人、西班牙人在不同時間點佔領台灣。因為處於東西方貿易熱絡的年代,過程中,各種物質文化交流,也造就台灣豐富的文化交融,有些物件被原住民巧妙創意轉化爲生活中的物品,海島生活也逐漸讓台灣海洋性被凸顯,成為奠定日後台灣多元族群文化形成與發展的重要時期。
特別的是,臺史博在展覽中特別強化原住民在面向這一波波外來勢力過程中的影響,像是達悟族的銀盔、銀胸飾等,一般認為製作原料主要來自觸礁沈沒商船上的銀幣或銀製品,或透過交易的銀幣,代表外來的元素被吸收融入原住民的傳統文化中。南部科學園區發掘的西拉雅族社內遺址中,出土各式漢人錢幣、漢人日常所用的金屬首飾,也顯示外來的物質文化已經融入到部落日常生活中,都顯示在大航海時代各種文化交會下,台灣原住民也能「在地實踐」,轉化創造出獨特價值。
臺史博「跨・1624特展:世界島台灣」特展,強化原住民在17世紀面向外來勢力過程中的影響,像是達悟族的銀盔、銀胸飾等,一般認為製作原料主要來自觸礁沈沒的商船上的銀幣或銀製品,或透過交易的銀幣,代表外來的元素被吸收融入原住民的傳統文化中。(江昭倫 攝)
石文誠:『(原音)確實是在16世紀中到17世紀這段時間,台灣成為世界貿易的會合點,成為東亞歷史舞台的要角,很重要的一個行動者跟參與者,甚至一度成為東亞貿易的中心點,而這個世界進到台灣後,也對台灣人群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世界來到台灣,我們在生活裡顯現出很多世界性,包括外來宗教進到台灣、原住民部落社會,我們日常生活裡面有很多外來文化元素進到我們台灣社會,但是我們台灣人可以把這個轉化成為我們多元文化的養分 ,就是我們把世界吸收成台灣多元族群文化的一部分,17世紀也是台灣之後多元文化族群的開端。』
從17世紀台灣與海洋關係,衍生到當代,臺史博也透過影像與繪畫作品,反應台灣在1930年代日本統治時代、1949年後的戒嚴時期、台灣現在又開始鼓勵接近海洋,訴求海洋立國,從「親海」、「禁海」到「近海」,加上台灣現今在世界海運上佔有一席之地,遠洋漁業規模也名列世界前茅,說明當代台灣「海之道」,連結更寬廣的世界。
古今貿易的航線對照圖,看得出台灣都是在身處會和中心。(臺史博提供)
歷史教室 不忘反省與批判
身為博物館,富有教育功能,面對1624這樣一個具有標誌性的年代,臺史博館長張隆志強調,臺史博不忘與國際同步,談反殖民、後殖民史觀,因此在展覽最後特別規劃「歷史教室」展區,直面核心議題,像是叩問「面對與外來者互動歷史,我們該怎麼述說?」並以16世紀菲律賓人遇到西班牙人,菲律賓高舉反抗西班牙人的原住民英雄地位,反觀台灣呢?「當17世紀世紀台灣人遇到荷蘭人,21世紀怎麼被再現?」
張隆志提到,荷蘭人這幾年已經開始進行殖民時代的轉型正義,原本17世紀是荷蘭在貿易、科學與藝術等方面獲得世界的矚目,400年來一直被荷蘭人是為驕傲的「黃金年代」,但2019年阿姆斯特丹博物館首次表示移除博物館內所有「荷蘭黃金年代(Dutch Golden Age)稱呼,並引發荷蘭人對這段殖民他族歷史的檢討與反思」。
「荷蘭尤紐士牧師為蕭壠社人宣講及施洗圖」,是全球唯一描繪17世紀描1643年荷蘭傳教士尤鈕士為西拉雅人施洗的照片,館方不忘以批判的視角,強調「在荷蘭人一手聖經一手槍砲的傳教模式下,西拉雅原住民看似單方接受,但卻也可能巧妙的與原有信仰並存與連結,呈現原住民的自主策略與彈性考。(臺史博提供)
此次臺史博「跨・1624:世界島台灣」國際特展中,有一件「荷蘭尤紐士牧師為蕭壠社人宣講及施洗圖」,就是17世紀全球唯一描繪描1643年荷蘭傳教士尤鈕士為西拉雅人施洗的照片,館方不忘以批判的視角,強調「在荷蘭人一手聖經一手槍砲的傳教模式下,首當其衝的西拉雅原住民面對外來宗教,並非單方面接受,而可能巧妙的與原有信仰並存與連結,呈現原住民的自主策略與彈性考量」。
臺史博館長張隆志:『(原音)原住民因為他們自己沒有留下文字或是口述,嚴格來講他們等於是被記載的,所以我們透過核心的展件翻轉原來的論述,譬如這次最重要的亮點文物就是荷蘭台灣傳教士圖,那是荷蘭的牧師在蕭壠社傳教跟施洗,那裡面的那些主人翁就是西拉亞雅,就讓他們的圖像直接出現 ,這是17世紀透過繪畫展現出來的原住民風貌 ,讓大家先看一下,然後開始做討論跟反省,我們有請西拉雅亞復振運動段洪坤老師錄一段影片,分享他對這個圖的看法,就是用這個方式,而不是只是介紹這個圖從荷蘭來、很珍貴,一方面透過文物讓大家回到歷史時空,一方面從當代角度去做新的解讀跟詮釋 。』
此外,策展團隊也邀請4位學者與台南在地西拉雅族族人,各自從不同角度說歷史,挑戰「誰的400年」?希望在當代提供台灣人更多元的思考。策展人石文誠:『(原音)我們希望對台灣史有一些重新的看法跟理解,甚至反省,特別是比如說在看17世紀荷蘭時代的時候,我們是不是都只注意到17世紀荷蘭時代是一個去連結台灣光榮的海洋時代的一個歷史,好像是這樣喔?但是我們忘記了荷蘭人是來台灣殖民管理的,我們是不是應該做一點批判、介入跟反省呢?』
台灣曾是東南亞航線交會中心,有一條大海航道,如今台灣依舊在全球海運業佔有重要位置,當代台灣海之道依舊寬廣,與17世紀世界「海之道」正好可以對望與連結!
臺史博特別規劃「歷史教室」展區,提供觀看400與1624當代不同史觀視角,同時跟上國際潮流,納入反殖民史觀的批判觀點。(江昭倫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