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第二大城地位恐不保 高市提新觀點

  • 時間:2017-07-21 08:57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王育偉
第二大城地位恐不保 高市提新觀點
今年秋天首波來自中國大陸排放的霧霾污染物,影響台灣,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27日指出,全台各地及外島PM2.5指標為中至高等級。圖為高雄市地標85大樓一片灰濛濛。
(圖:中央社)
高雄市向來被視為台灣「第二大城」,然而人口數預計1週後被台中市超越,高雄市政府20日提出新觀點,認為以可支配所得做比較,高雄市僅次於台北,若比較產業成長幅度更不落後。
由於中選會擬採新的計算方式,加上高雄市人口未大幅成長,導致高雄市在下屆區域立委席次可能從現行9席減為8席,此現象凸顯高雄市人口成長遲緩問題。
高雄市政府分析六都人口數增加幅度,發現台中市今年中的人口數約比高雄市少1400多人,可能在1個星期後追上高雄。市府強調,高雄市人口沒有減少,10年來人口數成長1萬3000多人,每年成長千餘人。
高市府研考會主委劉進興指出,城市的大小未必取決於人口數,例如台北市的人一直以來少於高雄市;另外,從勞退新制提繳薪資做比較,高雄市的人均薪資新台幣3萬2210元居全台第4,比吊車尾的台中多出1439元。
劉進興說,最重要的還是房價,如果換算成每人每年可支配所得,台北市每戶42萬6633元、高雄市31萬9905元居次,台中市31萬1948元排第三。
市府也引用遠見雜誌今年7月的產業產值評比數據指出,近5年來高雄市產業升級轉型有成效,成長率約5.53%,算是六都產業成長最顯著的。
另外,高雄市經濟發展局長曾文生指出,中油高雄煉油廠關廠後的產業轉型、高雄空港能量的發揮,都很迫切,盼政府能儘速推動龍頭國營事業單位轉型投資計畫,協助高雄市產業發展。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