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颶風為何一個接一個 學界激辯暖化角色

  • 時間:2017-09-10 13:19
  • 新聞引據:中央社
  • 撰稿編輯:吳寧康
颶風為何一個接一個 學界激辯暖化角色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HC)9日在針對颶風艾瑪(Hurricane Irma)發佈的更新報告指出,佛羅里達島礁(Florida Keys)已出現接近颶風等級的陣風。(圖:美國國家颶風中心)
包括哈維(Harvey)和艾瑪(Irma)在內,最近大西洋上異乎尋常地有4個威力強大的颶風接連形成,引爆學界對暖化角色的論辯。
法新社報導,哈維打頭陣引爆美國德州洪災之後,艾瑪、卡狄亞(Katia)、荷塞(Jose)3個毀滅性的颶風接著來到,同時橫掃大西洋地區。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研究科學家克羅茲貝克(Philip Klotzbach)在推特上說:「目前我們有3個挾時速90英里以上風速的大西洋颶風,大西洋發生這種狀況,是紀錄上僅僅第四次。」
根據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統計,上次同時有3個颶風活躍,是2010年伊哥(Igor)、茱麗亞(Julia)、卡爾(Karl)颶風侵襲時。
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颶風科學家柯西(Jim Kossin)表示:「許多複雜的因素,造就了過去這幾年的大西洋颶風季。」
「包括大規模的海洋洋流、往往會冷卻海洋的空氣污染,以及氣候變遷。」
對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環境研究所(Environmental Institute)地球科學教授維奇(Gabriel Vecchi)而言,颶風暴增證明了1990年代中期以來大西洋處於風暴的「活躍年代」,即使不是每年都會出現強烈風暴。
2013到2016年颶風相對平靜,可能是造成太平洋赤道海溫升高的「聖嬰現象」帶來風切,往往會阻止颶風生成。
1960年代、1970年代和1980年代颶風活動也很少。
維奇表示,對於風暴何以時而平靜、時而翻天覆地,「學界仍有許多辯論」。
有些人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工業污染暴增,或許製造了更多會阻擋太陽能量、並對海洋帶來冷卻效應的污染粒子。
他說:「污染減少了許多颶風活動。」
1980年代,由於制定了清淨空氣法(Clean Air Act)等規範,污染開始減少,太陽射線因此更能穿透海洋,提供風暴的溫暖燃料。
維奇表示,科學家之間「激辯」的是,究竟是洋流改變,抑或污染減少造成的影響較大。兩者都有證據,但其數據都不足以回答一個關鍵問題。
維奇表示:「我們不知道這種循環可能維持多久。」「我們缺少歷史性的觀點。」
燃燒化石燃料會造成溫室氣體溢散到大氣中,導致地球暖化,近年來極端風暴的增加或許也與此有關。
海洋更溫暖會帶來更多濕氣、更多降雨,風暴密度也會增加。
賓州州大氣候學家曼恩(Michael Mann)在電郵中告訴法新社:「我們看到越來越多毀滅性的颶風,這並非碰巧。」
「氣候變遷的衝擊不再那麼地難以察覺,而是當下就會看到。令人遺憾,過去兩週的狀況,就是鮮活的案例。」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