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對武漢肺炎患者投奎寧類藥物 國內個案未現副作用

  • 時間:2020-04-17 16:4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蕭照平
對武漢肺炎患者投奎寧類藥物 國內個案未現副作用
氯奎寧(Chloroquine)及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都可以用來治療瘧疾。(AFP)

目前「羥氯奎寧」被認為是治療COVID-19武漢肺炎的相關藥物,但近期國際出現投藥後,患者出現副作用或死亡情況。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經過專家評估後,是有對「羥氯奎寧」訂出用藥指引,而國內使用相關藥物的確診者,目前並沒有出現副作用。

全球各國持續投入研究COVID-19武漢肺炎的藥物研發,目前奎寧類的藥物多被認為是有療效,但最近也有國家傳出使用後,患者出現嚴重副作用甚至也有死亡案例。

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17日表示,多用在風濕免疫上的奎寧類藥物,醫界早知道對已經有特殊情況的患者來說,可能會有心臟方面的副作用,所以各國在武漢肺炎投藥的劑量上,都有明顯差異;而台灣的用藥指引是經過專家意見討論,而至今,使用過的確診者都沒有出現副作用。他說:『(原音)治療指引中有說,臨床醫師遇到這樣病人,在充分告知病人相關訊息後,確實可以用我們建議的劑量跟時間來使用。目前國內使用,沒有遇到任何副作用狀況出現。』

另外,有研究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在歐美或亞洲出現病毒株變異情況,外界就好奇這是否增加疫苗研發難度。張上淳表示,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情況,沒有流感病毒來得明顯,只是疫苗有沒有效還需要驗證,現在沒有答案。他說:『(原音)以新冠病毒這部分來說,可能沒有像流感病毒這麼嚴重的變異,所以也是要等疫苗開發過程中以及最後結果,我們才能知道不同廠家、不同研究機構的疫苗,用什麼方式開發、是不是對不同地區的病毒株都有抵抗力,這都需要經過驗證才知道。』

還有,先前確診的酒店女公關、案379,其接觸者採驗後全為陰性,醫學上如何解釋也引起討論。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與確診者的接觸時間的確是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但並非判斷的絕對值,包含個案病毒量的多寡、距離遠距以及身體感受能力等都是可能的影響因素。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