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故意對緬甸政變無感? 專家認中國正等待危機帶來提高影響力好機會

  • 時間:2021-02-02 16:27
  • 新聞引據:採訪、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台
  • 撰稿編輯:陳文蔚
故意對緬甸政變無感? 專家認中國正等待危機帶來提高影響力好機會
國際問題專家認為,中國對緬甸的回應一切端視利益而定。圖為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左)今年1月在奈比多會見緬甸武裝部隊軍方總司令敏昂萊。(圖:取自中國外交部官網)

緬甸軍方1日發動政變,扣押包括緬甸總統溫敏(Win Myint)和國務資政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等人並宣布接管政權,為此國際社會紛紛做出強烈譴責,但唯獨中國不但沒譴責政變,甚至語氣意外的溫和。專家分析認為,中國回應緬甸問題完全端視龐大利益而決定,且現在正是展現中國支持緬甸、是緬甸好朋友的最佳時機,而中國也正期待著緬甸危機為他們創造取得更多利益的機會。

正當各國對緬甸軍方的政變行動發出撻伐的聲音之際,中國僅透過外交部表示,「中國是緬甸的友好鄰邦」,並強調「我們希望各方在憲法和法律的框架內解決分歧,以維護政治和社會穩定,中國目前正在尋求更好地了解緬甸政變後的現狀。」此番回應不但毫無譴責,語氣更相當溫和,隨即讓西方國家關注中國對緬甸的態度。同樣的,東協國家也未直接譴責緬甸軍方,但僅表達了關切。

看在東亞專家眼中,對於中國對緬甸政變的淡如水反應並不意外,《美國之音》引述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東南亞項目資深研究員莫瑞·希伯特(Murray Hiebert)看法認為,中國在緬甸問題上的態度事實上是由中國在緬甸的巨大利益決定的。他表示:「他們(中國)意識到國際社會一定會對所發生的一切表示譴責。我想,他們是想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展示中國對緬甸的支持,是緬甸的好朋友。」而這樣的態度與2017年緬甸因洛興雅危機在國際舞台上被孤立時,中國展示的態度是一脈相承的。

一帶一路、經濟走廊利益龐大

由於中國在緬甸的戰略利益,無論是民選政府還是軍方政府,中國都希望保持良好的關係。希伯特表示,中國這麼做也為了挫敗美國在緬甸推進民主進程的努力。因為中國自然不希望看到自己的邊境出現一個親美國的民主政府。因為洛興雅危機,緬甸與歐美疏遠,加上這次的政變,希伯特預測,緬甸的將軍們應該會更加願意與中國打交道。

報導指出,過去翁山蘇姬時期,因中國向緬甸民族武裝組織提供武器,緬甸軍方對中國感到沮喪, 另外,軍方對中國在緬甸的「一帶一路」和「中緬經濟走廊」項目並不那麼熱衷,甚至在2011年時,具有緬甸軍方背景的登盛政府單方面叫停了中國在緬甸投資的密松水電站項目。因此,一旦政府可能改變之下,中國當然會更與軍方保持良好關係。

《自由亞洲電台》也引述歐巴馬政府時期擔任美國駐緬甸外交使團團長米德偉( Derek Mitchell)看法認為,中國近年來在緬甸不斷提升的影響力引起了西方世界的警覺,過去《外交家》雜誌便曾發表文章批評說,美國及其盟友缺乏與緬甸各方面的互動,而中國的影響力將有害於緬甸的民主。

軍方勢力抬頭給中國填補空白機會

米德偉表示,當前緬甸危機可能為中國政府創造機會, 因為中國與軍政府從來不會有問題,他們不在乎民主,也不在乎人們怎麼說,更不在乎任何國家的主權,他們只在意保護自己的利益。米德偉強調,當緬甸是軍政府的時候,對與中國競爭的西方國家是不利的,但中國恰好可以填補空白。

米德偉認為,在現在的緬甸,更合適的說法不是美國與中國競爭影響力,而是中國可能因此提高他們的影響力。

相關留言

緬甸軍事政變 翁山蘇姬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