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5成特殊兒少在校遭歧視 心理師:家長教育是關鍵

  • 時間:2022-11-15 11:35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劉品希
5成特殊兒少在校遭歧視 心理師:家長教育是關鍵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周大堯(左)、心理師陳品皓(左2)、藝人高山峰(左3)與兒子恩恩(中)、「輪椅女孩」雪莉(右3)呼籲L、I、F、E。(劉品希 攝)

11月20日國際兒童人權日將至,家扶基金會今天(15日)上午舉行記者會,公布針對7至18歲學齡層兒少所做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一半的人反映特殊兒少在校遭歧視、被取難聽的外號,甚至將近半數反映特殊兒少會遭到欺負。臨床心理師陳品皓強調,家長教育是關鍵。

日前新北市一名罹患唐氏症的少年到炸物店點餐,因忘記帶錢遭店家報警處理,店家作法引發輿論撻伐。家扶基金會15日上午舉行記者會,公布「友善共融:兒少相處問卷調查」,結果顯示,30%兒少認為特殊需求兒少會造成別人困擾,有21%的人感到麻煩、18%甚至感到害怕,更有近半數不想與其同組活動。

調查也顯示,每4人就有1人認為特殊兒少受排擠,51%的人反映特殊兒少被取難聽的外號、46%被欺負,雖然85%的人表示願與特殊需求兒少當朋友,但卻有近60%的孩子表示這些特殊需求兒少沒什麼朋友。調查也指出,孩子認為社會對特殊需求兒少普遍存在歧視,41%的人覺得社會大眾會露出帶有歧視意味的表情,33%不想靠近,29%會在背後指指點點。

罹患脊髓型肌肉萎縮症的「輪椅女孩」雪莉也出席記者會,分享自身從小被歧視、霸凌的經驗,直到高中交到好友才化解憂鬱,她向特殊需求兒少喊話,身邊仍有很多愛自己的人,要勇敢說出感受與需要,旁人才能加以協助。

臨床心理師陳品皓表示,特殊兒少容易因外顯行為遭議論與排擠,近年來,學校已做非常多教育宣導,但很多特殊兒少在生活或情境中造成的衝突與冒犯很直接,許多人還是會在情緒上感到困擾,此時,家長的引導相當關鍵。他說:『(原音)過動症的孩子他就是很難坐在桌上,比如我們在帶孩子引導他的時候,比如說你那個椅子上面就有很多像圖釘的東西,然後你坐一下你就會很痛,你就會想要站起來;或者說你現在非常激動,你剛運動完的時候,我現在就叫你坐在這邊,你不可以流汗、不可以說話,你要坐好,你會發現非常的困難。』

家有過動症孩子的藝人高山峰也帶著兒子恩恩出席記者會,呼籲家長不能總是被動地期待他人理解、尊重自己的孩子,幫助特殊需求兒少融入社會,父母需要引導他們如何讓別人認識自己、表達需求。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