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想成為第二個他?李老師盼中國年輕人做更有意義的事

  • 時間:2023-12-08 18:56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程寬仁
想成為第二個他?李老師盼中國年輕人做更有意義的事
李老師希望未來能夠「再轉行」,回到畫家身分。(李老師提供)

留學義大利的中國青年李穎,在「X」平台設立「李老師不是你老師」,每天接受投稿,推文中國各地突發的社會事件。不少青年以「李老師」為榜樣,期許自己能成為下一個「李老師」,促進中國社會的言論自由發展;不過,李穎說,要成為即時性的新聞博主,必須摒棄和承受許多事情,所以他不鼓勵中國年輕人成為「李老師」,而是通過自身視角,去做更多更有意義的事。

留學義大利 沒想到意外「轉行」

來自中國安徽的「李老師」李穎,今年31歲,他在2015年到義大利留學,原本專研美術教育,但怎樣都沒料到,後來會成為新聞博主。李穎:『(原音)我覺得我在中國的大學沒有學到很多東西,所以我想要來義大利,然後重新的讀一次大學,也就是我在義大利是從本科讀到研究生,我當時想的就是可以在義大利學到一些美術教育方面的東西,把它們帶回中國,可以幫助中國的美術教育有一個更好的發展,但是沒想到就是說我的影響不再是美術教育方面,而是對於整個中國的一個影響。』

李穎談到,成為新聞博主其實是每個人都可以去做的事,就像在自由台灣,任何人都可以做,只是在中國大陸就要具備更多的勇氣,因為要面對各種管制和嚴苛的法律。

他說,平時在一些視頻中看見,中國有很多非常優秀的年輕人,所以他知道現在的年輕人可以做更多元的事情,而且可以做得更好。李穎:『(原音)我覺得我做的事情是一個很基礎的事情,但是這些年輕人他們其實將來是會做更重要的事情的,所以倒不是說我不希望他們成為「李老師」,而是我覺得他們將來是肯定會超過「李老師」,會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體會「李老師的一天」 白紙運動單日推文341篇

如果真的還是想扮演「李老師」的角色,就先來認識「李老師的一天」。李穎:『(原音)在這幾年來,我差不多就是9點、10點起床,起床之後就會發投稿,把昨天晚上,因為有時差嘛,就是把我睡覺這段時間的投稿給發完,那發完之後,可能是下午1點到2點,我會去做些東西吃,然後餵餵貓,然後做一些自己生活上的事情,那到了下午的5、6點,這個時候應該是有新的一輪的投稿進來,會繼續把這一部分投稿發完,到了晚上的話,我會去做一些YouTuber的節目,然後可能到晚上1、2點休息,有時候不做YouTuber節目的時候,我可能就會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去處理現實中的一些事情,基本上我這一年就是這樣子度過了。』

李穎說,會強迫自己每天要睡到7、8個小時,是因為這項新聞工作的強度實在太大,他在去年11月27日白紙運動發生時,曾有過一秒鐘收到40封來信,每看到一則投稿,只要沒有立即記錄下來,隨即被洗版,就再也找不到,當天有人幫他統計,單日共發出高達341篇推文。

李穎:『(原音)如果說我不去休息好的話,那可能這是個沒法長期堅持的事情,但是如果有這種比較大的突發新聞,比如說白紙運動的時候,或者是李克強總理逝世的時候,那在這個過程當中,基本上我睡的時間就很少,因為考慮到國內時差的原因,有的時候我甚至就是晚上7點的時候睡覺,凌晨的時候我醒來,這樣正好和國內的時差對得上,就可以繼續起到時時報導的作用。』

變成「李老師」 條件是犧牲自我照亮他人

李穎指出,如果當了「李老師」,就必須要學會摒棄個人情感和自身觀點,一定要很客觀、中立的看待每一則投稿。李穎:『(原音)特別是在白紙運動剛開始的時候,當時我是完全摒棄自己的這種主觀,然後客觀的去為所有人去發出他們的聲音,而不是利用他們的這些素材去發表我自己的看法,所以我覺得,如果說一定要成為「李老師」這樣的一個角色的話,首先你需要摒棄很多個人的情感。』

其次,必須面對非常大的壓力,包括網路上或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攻擊,官方也會通過各種管道施壓,經濟也可能陷入困境,在中國的家人則會不時遭警方關切,因此,他在義大利為了防範,這一年多來已經搬家4次,YouTube頻道也是在近期開始經營,以維持在義大利的生活開銷。

李穎:『(原音)我已經一年沒有休息過了,我每天都在做這件事情,其實也蠻累的,所以如果說有個體的朋友想做這件事,我覺得還是可以去在網絡上尋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大家一起做這件事情,然後不會這麼的累。當然,我覺得對於未來的年輕人來說,因為已經有這樣的一個平台提供這樣的消息,他們其實是可以以自己的視角,然後去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看著這個已經出現的這種事情去模仿它。』

發揮言論自由價值 賦予中國人勇氣

李穎的用心經營,讓很多華人天天鎖定「李老師不是你老師」發出的推文,「李老師」在「X」平台的跟隨者也即將突破150萬人。李穎:『(原音)在這麼低成本的狀態之下,可以去抗衡整個中國的國家機器,它其實就是代表著我所信奉的這種言論自由價值,就是當一個人他擁有言論自由的時候,你這樣的國家機器其實是無法磨滅它的,就是在言論自由這件事情上,你是永遠無法打倒我的,如果說沒有這樣一個言論自由的話,我覺得我所存在的意義也就消亡了,如果說我也陷入這種自我審查,我也陷入這種對於所有事情的懼怕,那對於大部分的觀眾或讀者來說,他們自己內心也會感到懼怕,但是因為他們看到有人在鼓起勇氣,然後不斷幫他們發出消息,他們如果身在國內,沒有辦法離開的話,他們也知道其實是不孤單的。』

「李老師不是你老師」的新聞平台,被譽為「以一己之力,完勝世界各大媒體」,對此,李穎認為,其實自媒體與專業媒體的處境不同。李穎:『(原音)比如說專業的媒體,他們需要對很多事情有更多的核實,有更多的研究、判斷;那對於自媒體來說,它的壓力就要小很多,它就可以更即時的和投稿人去溝通,更即時的發布消息,所以我覺得「並不能說是一種完勝了」,而是各自所在的這種處境不同,然後角度不同,我覺得這是一個互相輔助之間的關係,就是我能第一時間的發出這些消息、傳遞這些消息,那麼專業的媒體可以對於這些消息進行進一步的加工,我覺得這是一個很良性的關係。』

性格篤實平和 父母影響深遠

不少網友在網路上留言表示,總能在「李老師」接受媒體的訪談中,感受到他篤實的一面。「李老師」笑說,可能是深受父母教育的影響。李穎:『(原音)我的父母從小就是會教育我,要對於自身所獲得的成就或榮譽,保持比較謙卑的狀態,然後一定要去多關注他人、多去傾聽他人,然後把他人放在自己之上,這種教育讓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在不斷接觸他人的過程當中,也逐漸的愈來愈強化,或者說愈來愈深入,所以就養成了今天這樣一個性格吧。』

他表示,恰好有這樣的性格,所以讓他在人生起了這麼大的變化時,也形成了一種保護機制。李穎:『(原音)可以就是讓我面對來自中國官方、來自社會上這麼大的壓力時,但是我還是可以有耐心,還是可以去保持一個傾聽者,或是同情的一個狀態,甚至哪怕這些反對我的人或罵我的人,我還是會很平和的和他們交流,大部分時候,對,你也知道有些人罵得很難聽,我也忍不了,所以我也會和他們去做一些交流,就是說希望他們不要那麼的極端,有的時候也是可以成功的,所以我覺得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原因,另外一方面,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去繼續深化這一點。』

家庭關係意外「變好」 盼40歲已經再轉行

上一次回故鄉中國,已是2019年暑假的事,李穎已經4年多沒有見到爸媽,他說,如果通電話,他和爸媽都會避談自身遇到什麼問題,就希望彼此互不擔心,大家都平安就好,可是後來竟察覺,家庭關係反而「變好」了。李穎:『(原音)從某種意義上算是改善了我和家人的關係,就是以前的話,每次一見面打電話,「你什麼時候結婚?你什麼時候生小孩?」都是這樣的問題,或者說「你準備什麼時候開始工作?你要去哪工作?」就是這些很現實的問題,但是經歷了這件事之後,他們對我的要求就是「你好好活著就行了」,哈哈哈哈!就是大家也不會吵架也不會怎樣,大家就是很和和善善這樣。』

去年經歷了與眾不同的「三十而立」,李穎說,很希望以後能在義大利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更希望未來能當「教育界的李老師」,如果他到了40歲還在當「新聞界的李老師」,就意味著整個中國沒有什麼大改變,這不是他想要的未來。

延伸閱讀

李老師專訪系列報導

中國公務員都在密報 李老師:秦剛被拔官兩週前就獲悉

李老師:台灣樹立榜樣 讓中國年輕人知道民主可真實存在

李老師:再看到彭立發 代表「成功時刻」到來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